应对儿童肥胖,中医有妙招
时间:23/08/15 10:16:02
肥胖已成为整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而儿童肥胖更是越来越常见。《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超重或者肥胖的比例达到50.7%,6岁以下儿童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了10.4%和19%。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30年,我国17岁以下超重肥胖人数将超过5600万。中医对肥胖症有着丰富的认识,但是并没有单独分出小儿…
时间:23/08/15 10:16:02
肥胖已成为整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而儿童肥胖更是越来越常见。《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成年人超重或者肥胖的比例达到50.7%,6岁以下儿童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了10.4%和19%。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30年,我国17岁以下超重肥胖人数将超过5600万。中医对肥胖症有着丰富的认识,但是并没有单独分出小儿…
时间:23/07/31 15:18:49
三个月前,今年5岁的小明频繁出现清嗓子、喉发怪声的情况,10几秒发作1次,叫喊多声嘶,咳嗽,一直不得好转。家长在外院完善血液检查、脑电图等检查均无异常。近日,小明妈妈带着他来到湖南省中医院儿科就诊,被诊断为“抽动障碍”。通过治疗,小明的症状大为缓解。什么是抽动障碍?如何分辨孩子的表现是否与抽动障碍有关?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了…
时间:23/07/31 15:02:54
长得更高更好是很多家长和孩子的心愿,由于学业繁重,上学时间不能及时就医的孩子,暑假迎来测骨龄高峰!不长个儿,测个骨龄;担心性早熟,测个骨龄;长得胖,还是测个骨龄……这些年,给孩子测骨龄仿佛成了家长圈的“新宠”。一天,有个妈妈急匆匆地带儿子来医院儿科门诊,说孩子前两年长得挺快,这半年不怎么长了,想看看是怎么回事儿?经过检查…
时间:20/07/08 10:14:33
厌食是指小儿较长时间不欲饮食,甚至拒食的病症。该病日久则精神疲惫,体重减轻,抗病能力下降,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从而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导致面黄肌瘦、身材矮小等不良后果。厌食原因:什么造成小儿厌食?内因主要由于小儿先天脾胃虚弱、消化功能薄弱;外因则有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感染为主)、精神受刺激及喂养…
时间:20/05/25 14:44:48
□文/儿科 龙海旭 来势汹汹的“鼻病毒” “鼻病毒”是近期家长群里出现的高频词! 近日,部分学校有多起鼻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发生,传播速度之快导致众多班级停课。这让很多家长心生恐慌:新冠肺炎疫情还未完全散去,又来一个没听过的“鼻病毒”,这到底是个啥?传染性强吗?要隔离吗? 鼻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 鼻病毒已经伴随了人类千年,是普通感…
时间:19/12/24 10:44:28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人类主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在人群聚集的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呼吸道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务必要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手卫生手卫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流感的临床表现 潜伏…
时间:19/11/05 14:38:59
□文/儿科 龙海旭 很多家长都会问,吃什么食物可以让孩子长高?目前来说,没有任何单独一种食物就能让孩子长高,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人体所需的能量及全部营养素。营养学家指出,每日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超过40余种,因此,只有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只有一日三餐食物多样化,才有可能达到平衡膳食。 营养…
时间:19/11/05 14:36:00
□文/儿科 龙海旭“药食两用”之品在《神农本草经》中归于上品药。所谓上品,是指无毒、主养命、多服久服不伤人。《黄帝内经》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说明古人对药物和食物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食物养人,药物治病,而药物据“毒”…
时间:19/09/25 10:15:20
□文/儿科 龙海旭 俗语说:“三分吃药,七分护养”。药有寒热温凉“四性”,食有酸苦甘辛咸“五味”;病有“寒热虚实”之辨。对这一点,中医历来很重视。《素问热论》说:“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临证指南医案》说:“自来热病,最怕食复劳复,举世共闻,非臆说也。”又说:“乱进食物,便是助热,唯清淡之味,与病不悖。…
时间:19/09/23 10:40:12
□文/儿科 龙海旭俗话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药膳寓药于食,寓性于味,融药物功效与食物美味于一体。古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说:"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其强调的就是要以食疗先治病,后为药疗,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就会得到治疗。中医认为,秋主收,燥为秋之主气。阳气渐收、…
版权所有 © 2023 湖南省中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湘ICP备13003721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159号
今日访问人数: 总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