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综合

没有摸到肿块也可能是恶性肿瘤—— 75岁老太罹患乳腺癌 “小切口”定制“大手术”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9-09-04
75岁老太胸肩痛

一查竟是乳腺癌
近日,家住芙蓉区迎宾路某小区的75岁徐老太,因为连日右胸肩痛,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我院胸部外科(乳腺外科)求诊。欧阳志主任为其做了详细的检查,虽然摸不到肿块,但结合老太来院前四天40度高烧,有肺部感染等情况,依据敏锐的洞察力分析,其左侧乳房有问题,收入住院继续检查治疗。
果不其然,徐老太彩超结果诊断分级4c类,恶性肿瘤可能性达到61%~94%。再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成像,放射科团队也判定分级为4c类。肿块虽然摸不到,但早期恶性肿瘤的可能性非常大。家人和老太太很难接受现实,抱着怀疑的态度反复询问:没有摸到肿块,怎么可能是恶性肿瘤呢?老太太对医务人员说得最多的就是“我年纪这么大了,不管是不是癌症都不想做手术!”欧阳志主任耐心细致地解释道,医生的手,最敏感的是手指尖侧面,但是再敏感也只能触摸到1厘米左右的肿块,所以对于很小的乳房肿块,不一定能摸到,但是彩超和磁共振可以发现。
老太肺部感染及胸腔积液好转后,经与患者及其子女多次沟通,乳腺外科团队为老太太在成功局麻下进行“扩大区段左侧乳癌根治手术”及“左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和轻声细语的安慰下,老太逐渐缓解了紧张情绪。术中,护士一边与老太轻松聊家常,密切关注老太情况,医生一边迅速为其进行手术。很快,打好局麻,依照术前彩超定位画的预切口线,快速将肿块及周围正常组织1厘米完整切除。术中,病理科刘艳红主任团队提前开启冰冻病理切片机,快速出了病理结果——乳腺原位癌。依据手术前家属的共同意见,紧接着做了“扩大区段左侧乳癌根治手术”,并做了第一站的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显示切缘未见癌细胞,前哨淋巴结不肿大且病理阴性。徐老太出院后不需要化疗和放疗,只要口服三苯氧胺药物内分泌治疗。
了解乳腺癌高危因素
早预防早治疗
欧阳志介绍,这次手术为徐老太“量身定制”,釆取最优化的手术方案,最低剂量的麻醉药干预,最小化的切口创伤,手术非常成功。同时他提醒女性朋友,了解乳腺癌的高危因素,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必要。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乳腺癌发生呢?以下六个高危因素值得警惕:
生育因素:有些女同胞35岁以后才生育,有的40岁以上未曾哺乳或生育。也有的女性爱护体形,选择不哺乳等。
不良习惯:吸烟、饮酒、不运动、熬夜,多次流产,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丰胸产品及化妆品等,与乳腺癌相关联。
易感因素: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也容易得乳腺癌。过多的脂肪会导致雌激素的不断增加,多余的雌激素不断被释放入血液,对乳腺组织产生持久影响。月经来潮早、绝经晚的女性,更容易罹患乳腺癌。
环境因素: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里,有216种化合物与乳腺癌相关,这些化合物广泛分布在:药品,化妆品,汽油,新房的家具和装修涂料,以及新衣柜里的人造皮革等。
精神因素:研究结果发现,重度抑郁症患者更有可能患上乳腺癌。在女性抑郁症患者中,80%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疾病,而抑郁症女性乳腺癌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的5倍。乳腺癌与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有一定关系。
疾病因素:乳腺良性病是多种乳腺疾病的总称。按照其癌变风险的高低可分为非增生性病变和增生性病变,其中后者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癌变风险增高。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