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术、做治疗对老人家来说太痛苦了”“老人家身体不一定受得住”“治了也不一定有效果”“活一天算一天,别再做手术给儿女添麻烦了”……类似的话,您是否也曾有所耳闻?当高龄人群身体发生不适时,很多人会习惯性地选择接受现状,或者仅用药物保守治疗,但是这样真的正确吗?
90岁的刘爷爷是一位离休老干部,平时虽有些小病小痛,但生活也算是过得舒适自在。然而近半年开始,却出现了一个非常影响他生活质量的问题。老人家便后肛门总是脱出一粉红色柱状肿物,长约10厘米,便后需要家人用手帮助回纳入肛门内。
持续一个月后,老人家开始出现大便不完全性失禁,小便时也总有少量粪便从肛门内流出。尤其是近日,哪怕是咳嗽、情绪激动及下蹲时也会有脱出,并伴随粪水流出肛门外,有时脱出物不能及时回纳入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老人家痛苦不堪,坐卧不宁。
其家属揪心不已,到处求医,于近日慕名求诊于我院肛肠三科王真权教授门诊。王教授悉心询问其病史后,发现刘嗲嗲存在许多基础疾病,如冠心病、II型糖尿病、高血压III级、高血脂症、前列腺增生等问题。在评估刘爷爷病情、权衡手术风险及参考他与其家属的意见后,决定收住入院行手术治疗。
入院后,刘爷爷由刘峰副主任医师主管,完善相关检查后,先后邀请心血管病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专家会诊以评估老人家的手术风险,调整血糖、控制血压、降脂、护心、改善尿频尿急症状等,做好术前的所有准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在5月20日上午10点进行,主刀的是王真权教授。12点手术结束,一切顺利。还没来得及休息的医护人员将老人家护送回病房,反复叮嘱术后注意事项,确认老人家的状况良好,才安心换下工作服去休息。
术后一周,刘爷爷肛门伤口清洁干燥,便后再无肿物脱出,也能自主控制大便了,一日行两次大便,肛门处再无粪水流出。每次去看老人家的时候,他总是咧着嘴笑,开始絮絮叨叨地讲述他的就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