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风雨天使路
文/周晓雯(湖南省30年护理奉献奖得主)
第107个国际护士节前夕,我获得了湖南省护理学会颁发的“30年护理奉献奖”荣誉。我很激动,也感触良多。
看着一个个年轻的、充满朝气的护士姐妹,我仿佛看到了32年前的自己。那时我18岁,刚从护校毕业,走上了天使之路。
那时的我自信满满,每天打了鸡血似的,像一只精灵一样在病房飘来飘去,除了治疗护理,最喜欢看看这个病人,问问那个情况。我的工作得到了病友和同事们的喜爱和夸奖,这是我最大的快乐。
做一名普通护士时,我从不惧怕辛苦,甚至主动“找虐”。每到一个新科室,我都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专科技能。我特乐意护士长给我安排工作之外的任务,比如承担科室院感感控,负责健康宣教,利用业余时间写宣传稿、出黑板报,晚上常常忙到十一二点还乐此不疲。每当接到“虐人”似的新任务,我都感觉护士长其实是赏了我一颗糖吃,不吃饭不睡觉也必须完成。就这样,我在专业之路上快速成长。
担任护士长17年来,我常怀感恩之心,本着不辜负领导信任和对病人负责的初衷,用心培养临床护理人才,着力提高护士素质。我接过前辈们的鞭子,承担起“虐人”的重任。我一直觉得,年轻时候吃过的苦受过的累,以后都会变成财富而让你终生受益。
光阴似箭,一晃就30多年过去了,这一路的苦累和心酸,无需多言。也曾有过多次改行的机会,然而总是坚定地选择了留下。经过风霜岁月的打磨,经过几十年临床工作的历练,如今的我更自信,也更豁达。
我是一个缺点和优点一样多的人。我出生在一个教师世家,从祖父到父母都从事教育工作,我从小在生机勃勃的校园内长大,这造就了我活泼开朗甚至调皮的性格,而严格正统的家教又使我形成了自律和要强的个性。成长的过程告诉我,父亲当年用以教导我的“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的理念,确实是正确的。我们的职业亦如此,任何的逾矩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我在工作中把这种严格也转移到了身边同事和科室护士身上,但因为太过于追求完美,导致性子急躁,有时沟通方法和措辞不妥,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困扰甚至是无意的伤害,在此诚恳地表达我的歉意和感动,谢谢大家包容我,支持我,爱护我!可以说,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岁月无恙,爱已永恒。投身护理的32年,是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也是我引以为傲的荣光。奖项是鼓励,更是一种鞭策,今后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坚守在护理一线,将“我奉献我快乐”践行到底。
真诚是开启病友心门的密码
文/钟小平(湖南省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个人)
从花样少女到步入中年,由外科到内科,由普通护士到护士长,23年了,我始终坚守在护理第一线。
近年来,护理部狠抓“优质护理服务”,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真正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做到让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
作为护士长,我把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到病房中,了解病人的心理,了解病人的需求,改善护患关系。
11年的护士长经验,让我清楚地认识到,优质服务仅仅停留在“门好进,脸好看,话好听”这种表面的层次是远远不够的,要强调良好的护患沟通,要关注服务对象的感受,要通过具体的行为举止,把我们的欢迎、尊敬和热情传递给病友。如此,才能体现“优质”所在。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我都会到病床前轻柔地道一句问候,“昨晚睡得好吗”,“今天看起来气色不错哦”,如此亲人般的关切,让患者如沐春风;该输液了,我详细地告诉病友每瓶药水的功效和使用目的,消除其心中的茫然;做检查前,我把检查目的和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一一告知,淡化病友内心的忧虑。
贴心的言行,让病友及其家属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感慨动容之间,心的距离拉近了。
如今,我带领我的团队,依然不忘初心,用真诚换感动。走进肛肠一科的病房,你能看到,护士们愉快地在病友床前,或开心交谈,或细致地做健康指导,或贴心地拿来床头的水杯……一切都那么自然,护患之间少了隔阂,多了亲切。
曾经有人这样比喻,“与人相处,最大的距离莫过于近在咫尺却犹如天涯”,这是一种“心的距离”。那么,护患之间心的距离有多远?
我用23年的经验告诉你:护士真诚的付出,就是开启病友心门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