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临床

乘风破浪正当时 厚积薄发济苍生 ——四位一体全力打造我院银屑病特色专病品牌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8-04-16
科室概况  六十余载中医皮科传薪火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始创于1956年,在肖梓荣、欧阳恒等前辈皮科名老的不懈努力下,积淀丰厚,历史悠久,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室。现任主任杨志波教授带领我科人员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科室逐步发展壮大,先后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专科、重点学科、重点三级实验室建设单位。2017年杨志波教授再次连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主任委员。
  科室一贯坚持“优良的临床疗效、优秀的人才团队、优质的服务理念”三大发展方针,着力发展银屑病、湿疹、白癜风、痤疮、带状疱疹、乳腺疾病、难愈性皮肤溃疡等中医优势病种,同时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大力拓展皮肤外科、激光医美、皮肤病理、周围血管病等亚专业学科范围。


继往开来  谱写银屑病临床科研新篇

科室前期在专病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与科研经验,目前年度门诊诊治银屑病患者超过3000人次,收治住院患者超过400人次。完成了古今文献整理,初步构建了银屑病中医医案方药数据库和银屑病健康管理体系框架,总结形成了成熟的销屑病全套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康复调理个性化预防方案,完成了中医特色外治疗法的整理汇编,实现从临床治疗到基础研究的深化,取得了系列科研成果,实现了成果转化,带来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科室先后获得了银屑病相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26项;完成《银屑病中西医特色治疗》专著的出版;发表银屑病相关系列临床与科研论文60余篇;研制的银屑病院内制剂“竹黄颗粒剂、克银膏”等自制药投产并运用于临床,《竹黄颗粒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分别获得湖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湖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二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


专病专治  打造银屑病专病战略品牌

  银屑病作为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复发性难治性皮肤病之一,中医药在本病的防治调理方面优势突出。为帮助广大的银屑病患者更好地认识银屑病、战胜银屑病,在前期a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科室将银屑病作为临床核心攻克病种,杨志波教授大胆探索,深入研究本病的综合系统解决方案,在中南六省率先提出“四位一体全力打造皮肤科银屑病特色品牌专病”,先后成立了银屑病专病门诊、专病病房、专病特色治疗室、银屑病互助会,“银屑病纯中医治疗病房”作为专病核心业务得以大力开展,将银屑病中医特色治疗、综合康复调理、积极科学预防融为一体,倡导银屑病防治并重理念,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各类治疗方案,切实提高防治疗效,院内院外治管结合,降低患者医疗支出,以品牌专病建设带动科室整体业务的全面深化发展。


妙方层出  凸显银屑病中医诊疗优势

  银屑病作为科室三大优势病种之首,在老一辈皮科名老欧阳恒教授和现任主任杨志波教授的潜心钻研和大力发展下,在该病的诊疗上形成了成熟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技术积淀。目前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
  ①基于“取象比类”的中医理论渊源,结合欧阳恒教授临床实践,逐渐形成了“皮肤病中医直观论”思想,创造性提出了银屑病“以形治形、以皮治皮、以毒攻毒”等取象论治新理论。
  ②形成了成熟的“银屑病中医五联疗法”,包括中医辨证内治、中药湿敷药浴、中药涂擦封包、针灸放血拔罐、中药粥膳食疗等步骤,注重分期分型、内外结合、皮损辨证、防治并重、饮食药膳、体质调护等综合干预,临床疗效显著;
  ③根据欧阳恒教授长期临证经验,形成了针对不同证型不同分期银屑病的多个确效协定处方,如竹黄汤、加减多皮饮、凉血消银汤、五根五花汤、解毒凉血汤、消疕1-6号方等;
  ④科室有竹黄颗粒、克银膏、甘草油、消银洗剂、银屑1-3号粉、复方柳酸软膏等银屑病专病内服外用院内制剂;
  ⑤银屑病中医特色疗法有中药药浴、中药涂擦、中药湿敷、中药溻渍、穴位贴敷、中药箍围、自血疗法、火针疗法、梅花针叩刺、拔罐走罐、刺络放血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穴位注射、电针疗法、耳穴压豆疗法、中药气雾疗法、天然汗蒸疗法等;
  ⑥现代诊疗设备有新型中药熏蒸仪、UVB紫外线治疗仪、308准分子激光、璀璨激光工作平台、王者风范激光治疗仪、CO2点阵激光、CK皮肤多功能测试仪等。


患者福音  优化银屑病特色外治疗法

  (1)中药涂药或湿敷:
  可根据皮损形态及病情辨证选择外用药物。进行期皮损予黄连膏、芩柏膏、青黛膏或调麻油外搽患处,每日1~2次,涂药后可适当加封包;中药湿敷可选用三黄洗剂或辨证处方煎液冷湿敷。
  (2)药浴:
  中药浴、硫磺浴、谷糠浴等。静止或消退期可选用马齿苋、苦参、侧柏叶、楮桃叶、千里光、黄柏、地骨皮、白鲜皮等煎水,放温后洗浴浸泡,再外搽芩柏膏、黄连膏、青黛膏等;也a可辨证选择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中药煎液外洗,如金银花、野菊花、地肤子、蛇床子、侧柏叶等每日或隔日1次。
  (3)放血疗法:
  取患者脊柱旁开0.5~1.5寸处摩擦数次,充分暴露反应点,常规消毒,以三棱针或放血针挑破挤出血1~2滴,隔日1次,1周为1疗程,注意消毒,放血后24小时不宜进水或接触污物。或于肥厚皮损处以三棱针或放血针点刺放血或加拔火罐。
  (4)梅花针叩刺疗法:
  运用梅花针于皮损处均匀有力地弹叩皮损,先轻后重至皮肤潮红或微量出血为度,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5)拔罐疗法:
  可取主穴配大椎、陶道、双侧肝俞或脾俞,配穴曲池、三阴交;也可选取肥厚性皮疹斑块处拔火罐,注意不要在急性期皮损上拔罐,拔罐时间不宜过久,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6)穴位注射:
  主穴选曲池、足三里、肺俞,常用药以当归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或斯奇康注射液,每周1次。
  (7)埋线疗法:
  取穴以四肢及背部俞穴为主,如曲池、足三里、三阴交、丰隆、血海、风市、背俞穴等,以专用埋线针推入相应深度,适当提插捻转使患者出现酸麻胀痛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入相关穴位或特定部位中,每半个月1次。
  (8)针刺疗法:
  可辨证选择风池、曲池、支沟、血海、印堂、合谷、迎香、百会、足三里、三阴交、大椎、肺俞、膈俞、肝俞等穴,并根据皮损部位选择组穴,分别用捻转泻法、迎随泻法、平补平泻,强刺激捻转,留针30分钟,隔日或每日1次,10次1疗程,间隔10天再行第二疗程。
  (9)艾灸疗法:
  将艾条一端点燃,在距离患处皮肤约1寸左右进行熏灼局部,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日1~2次,每次15~20分钟,10次为1疗程。也可选择特定穴位艾灸,如足三里、三阴交、丰隆、背俞穴等。
  (10)火针:
  顽固性肥厚斑块性皮损以火针治疗,操作以左手固定患部,右手持针,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刺入施术部位;针刺的深度及密度据施术部位及病程阶段而定,同一施术部位或皮损每5日1次,可选择分批施治。
  (11)耳穴压豆疗法:
  主穴选肺俞、神门、内分泌;配穴选心、大肠,采用磁珠或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后按压局部穴位2-3分钟,每日按压4-5次,隔日压豆1次,10次为1疗程。
  (12)中药薰药:
  适用于关节病型银屑病,主要中药组成:路路通、伸筋草、红花、川牛膝、伸筋草、土茯苓、稀莶草、细辛、独活、秦艽、姜黄等,针对不同部位选择不同协定处方熏药。
  (13)照灯:
  神灯(TDP)照射关节型银屑病皮损疼痛区域,不宜离皮损太近以防灼伤。
  (14)中药气雾疗法:
  适用于银屑病伴有咽部或扁桃体炎症的患者,选择中药:金银花、野菊花、马齿苋、甘草、黄精等煎液,通过等离子气雾仪吸入治疗。
  (15)中药汗蒸疗法:
  借助中药熏蒸综合治疗仪,将中药(麻黄、桂枝、白芍、白鲜皮、生地等)纳入容器,调高熏蒸温度,直到透汗为止,通过发汗的方法以透邪外达,适合病邪在表之银屑病患者。

银屑病专病建设团队


团队带头人科主任  

杨志波教授


团队专家组成员科副主任
向丽萍教授

团队专家组成员湖南省名老中医
王建湘教授

专病建设执行负责人
唐雪勇副主任医师

团队专家组成员
李小莎副主任医师

团队专家组成员
汪海珍副主任医师

团队技术骨干
彭友华主治医师

团队技术骨干
潘意医师

团队护理专家
曾碧君副主任护师

团队护理成员
苗雅秀主管护师

团队护理成员
彭芳芳主管护师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