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综合

大汗淋漓时 文思泉涌至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8-04-16
□文/院办  何可


  原以为运动与写作,一文一武,完全不搭边;可近来越来越觉得,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就如同旧时文人无酒无诗一般,今天的不少作家喜好跑步,无跑便无思。
  姑且不用调侃诺贝尔文学奖“著名陪跑员”村上春树,不少职业作家的美好生涯是与其长跑爱好同时开始的,“鬼才”作家冯唐谈到跑步对写作的几大作用,其中之一便是充电,一天不跑,第二天就写不出蹦蹦跳跳的段落和句子;其二就是放下,让脑子暂时停止思考,放下之后再拿起,心神中会多出很多新意。中国著名当代作家刘震云则认为跑步时脑子特别活跃,并笑称自己到了不跑步就浑身不自在的阶段。海外就更不用说,不少作家是跑着跑着就写出了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
  举杯回首,两年来,自己不正是在无数次奔跑得大汗淋漓时悟出了一些道理。
  第一次在宽阔的橘子洲奔跑,便把“提笔书经纬,迈步量乾坤”印在了自己的心底;
  第一次拉着父亲在西湖公园跑,是期望家人“花甲之年不杖乡,茶寿可期不竭泉”;
  第一次把跑马融入少林寺,喊出了“步踏嵩山念,圆梦在今朝”的豪言壮语;
  第一次感受到残躯弱体改善时,这份感激只有“绝境坦途现,寒冬旭日升”方能描述;
  第一次在黑云锁日、覆雨将来时奔跑,这份狠劲凝聚在“不惧天地藩篱障,敢换日月称人雄”中;
  而第一次对跑步如痴如醉独处入定时,“癫者无惧,狂者独行”是对自己最真实的写照;
  至此写作成了我跑步的一部分,奔跑后流出的汗则形成了文字。在梅溪湖畔的芙蓉花前留下的是“百般线条勾纵横,万里征途指日成”,在江城东湖畔领会的是“主席身影今犹在,诗书豪气传家长”……
  “更尽一杯酒”,如今已是“而立心境弱冠颜,四八筋骨皮肉坚”,“笑问磨练何从起,只道紫气东来前”。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