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脾胃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配有专科病房1个,医护人员24名,其中名老中医专家指导老师2名,继承人1人,正主任医师、教授3名,主治医师4名,护理人员17名。
科室名医
袁长津
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南省名中医,全国第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理事,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亚健康专业委员会主委,湖南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医药导报》主编等职。
朱莹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二医院副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五届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洪勤
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科室特色
科室以“中医有特色、西医争先进”为科室文化建设中心,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采用序贯疗法、穴位敷贴、隔物灸、耳穴压豆、TDP治疗仪照疗法、电子针疗仪疗法、拔罐疗法、中药热熨敷技术、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中药灌肠等多元化治疗手段,对胃脘痛、胃痞病、休息痢、呕吐、吐酸、臌胀、血证、腹痛、便秘、泄泻、肠蕈等常见急慢性疾病有深入的认识,结合“胃脘痛”、“腹痛”等中医临床路径,为广大患者提供“简、便、效、廉”的优质医疗服务。
先进仪器
科室配备奥林巴斯电子高清胃肠镜及附属内镜介入治疗设备,可以开展内镜下胃空肠置管、取异物、消化道止血、息肉切除(EMR)、胃肠癌癌前病变防治、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多种内镜诊疗,对脾胃病科疾病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准确性。为进一步扩大临床业务范围,我科联合麻醉科积极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为有特殊需求及特殊病种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
科研成果
我科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省市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及参编书籍3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获湖南省高等学校第三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参编全国教材《中西结合内科学》获学院教材编写特等奖;定期参加国内专科学术讲座、中医药特色学习班、国外消化病论坛,丰富了我科整体诊疗经验,提高了脾胃病科在消化界学术地位及科研、教学、临床实力,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继续教育人员500余人。
经典医案
案例一:黄连苏叶汤治疗太阳少阳合病
患者:姜某,男,30岁
就诊日期:2016年7月2日
主诉:低热伴呕吐5日
门诊症见:患者低热(37.2℃),恶心,纳差,昨日呕吐3次,呕出少许胃内容物,现有恶寒,微有汗出,口干不欲饮,大便昨日解一次,松软便,舌苔薄黄腻,脉滑略数,既往无胃肠相关病史。
西医诊断:胃肠型感冒
中医辨证:太阳少阳合病
治则:清利湿热,散寒解表
方选:黄连苏叶饮加减
黄连2g、紫苏叶5g、金银花5g、连翘5g、香薷10g、白扁豆15g、厚朴15g、生姜3片、大枣3枚。3剂,水煎服(20分钟即可),少量频服。
2日后随访患者:2剂后诸症皆平。
案例二:半夏泻心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脾胃湿热证
患者:张某,男,70岁
就诊日期:2017年1月2日
主诉:反复烧心伴反酸2年,再发1周
门诊症见:烧心、反酸,餐后加重,偶有咽喉疼痛;餐后胃脘胀闷不适,有口干口苦,饮水不多,大便粘滞不爽,1日一次,心烦易怒,夜寐多梦,左耳耳鸣,舌质红,舌苔厚白腻,脉弦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素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较好。
西医诊断: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辨证:脾胃湿热证
治则:清利中焦湿热
方选:半夏泻心汤合栀子厚朴汤
黄连3g、黄芩5g、炮姜8g、法半夏10g、栀子仁5g、厚朴10g、枳实10g、生姜3片、大枣3枚。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
2017年1月10日二诊:患者诉烧心反酸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胃脘胀闷缓解,大便转通畅,夜寐转安。
治则:清利湿热,调和肝脾
方选:小陷胸汤合当归芍药散
黄连3g、全瓜蒌15g、法半夏10g、当归10g 、川芎5g、赤芍15g、茯苓15g、泽泻5g、炒白术15g、生姜3片、大枣3枚。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
2月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反酸烧心未见复查,2月来已停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