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保健

春又到,警惕荨麻疹来找麻烦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7-04-07

□文/皮肤科  李小莎
  荨麻疹俗称风团,这种皮肤病起红色的疙瘩,来有形,去无踪;有的人只要在皮肤上挠一下,立马有红色的条条,痒得让人难受;有的人一激动或运动后就全身起风团;还有的人见冷水或冬天发,有的人在热天发疹;有的人虽忌口很谨慎,可是还是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甚至吃饭、睡觉都受到影响。患者往往不停地吃药,但停药后又恢复到老样子,患者十分苦恼。特别是慢性荨麻疹,风团反复发生,时多时少,常经年累月不愈,时轻时重,特别是晨起或临睡前痒得很难受。

  常见病发原因
  1、季节因素
  春天是荨麻疹的高发期。常言“菜花黄,医生忙”,入春后,花粉螨虫花絮对于敏感体质的人来说就要十分谨慎了,春季皮肤易过敏的人,要远离花粉和粉尘等过敏源,以减少荨麻疹发生的可能。如果不能避免,可以预防性地用“过敏煎”泡茶饮,具体药物为:银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研粗末,取5-10克,开水泡服。
  2、胃病
  引起慢性荨麻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可能是胃内有一种幽门螺杆菌。这种情况常在临床上被忽视。我曾遇到一个60来岁的老嗲嗲,因患荨麻疹到处求治,最后来我科治疗。我问他是否有“胃病”,爱打嗝,口里有异味,他说是的。针对他的情况,我给他做了一个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结果是强阳性,给予西医抗幽门螺旋杆菌三联疗法配合中药半夏泻心汤内服,胃病治好以后,顽固的荨麻疹也不再出现了。
  3、遗传基因或内在疾病
  一些病人往往有家族哮喘、荨麻疹、湿疹等遗传基因,有的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这类病人用抗组胺药治疗往往无效,需采用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但是很多患者谈激素色变,所以求中医断根者多。在中医的辨证论治下,一般也可以得到缓解或痊愈,但是疗程较长。
  4、大米也可能是引起荨麻疹的元凶
  很多患荨麻疹的人都有饮食过敏的问题,都以为海鲜、牛奶、牛肉等高蛋白的饮食和辛辣的东西是致敏的因素。但把这些发物都禁食后,身上还是起风团,感到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很多人未必会注意到某些很常见的饮食,如大米、小麦、大豆、鸡蛋等,甚至很多蔬菜都可能成为致敏原。
  5、心理情志因素
  有些人由于生活工作上的不顺心,烦躁易怒或情志抑郁,也会导致荨麻疹的发生。如有些人一激动,一紧张或运动发热,身上就起小的风团,奇痒难忍,医学上叫胆碱能性荨麻疹。西药也只能管住几个小时,中医可从肝经辨治,选用柴胡舒肝散,大多效佳。

  治疗方法
  临床上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因此,应根据每个人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或方法治疗。西医多采用服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有的治疗效果较好,但很多的患者停药就发。服药还常常引起头晕、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抗过敏药物,可能导致记忆衰退,老年痴呆。
  1、中医辨证论治,个性化治疗
  老年慢性荨麻疹虚证为多,中医辨证论主要从三个方面调治:一是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如玉屏风散、桂枝汤等;二是养血祛风,方用四物消风散;三是调整阴阳平衡。我的恩师、著名皮肤病专家欧阳恒教授的经验是,阳偏虚多用当归玉真散;阴偏虚多选六味地黄丸。
  我在欧老师经验基础上,配合自血加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又大大增强了疗效和缩短了疗程。
此外,配合食疗和锻炼对于本病的恢复也是很重要的。
  2、食疗相辅
  若人容易疲劳,怕风怕冷,可以多食黄芪、红枣、桂圆、姜、乌梅等益气补阳的食物。若容易口干怕热,风团遇热加重,有个偏方:白茅根、五指毛桃、土茯苓各30克,煎水代茶喝。切记不要食用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例如海鲜、牛羊肉、春笋、韭菜等。
  3、坚持锻炼
  锻炼身体是增强阳气的好办法。老年朋友可以坚持打太极拳、回春保健操、经络拍打、慢步等适合自己身体的锻炼。
  若三个方面同时进行,能够在治疗荨麻疹上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当然,最好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