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 头版

遮挡医院80多年,最后一栋临街棚户建筑拆除 省中医院终露“真容”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10-27

本报讯(记者 谢文婷)“哇,没想到省中医院这么漂亮!”11月18日下午,家住学宫街的刘女士下班经过我院时这样感叹。这一天,把我院“真容”遮挡了80多年的沿街棚户区,拆迁工作终于全部结束。

我院的地理位置,正好处在蔡锷北路和营盘路的交汇处,东临蔡锷北路,北接营盘路。在蔡锷北路这一侧,一排修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棚户区,80多年来一直遮挡在医院楼群前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排以灰白为基调的建筑显得特别扎眼。墙面红砖裸露,甚至能看见房顶水泥预制板的孔眼。楼与楼无序地交杂在一起,偶有一排断墙横亘在其中。这个棚户区的存在,不仅有损市容市貌,更是严重地影响了我院的院容院貌,甚至限制了医院的正常发展。

“不识医院真面目,只缘棚户挡身前”。通过医院几代领导班子的持续努力,该棚户区的拆迁工作取得了长沙市政府、开福区政府及望麓园街道办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去年11月8日正式开始拆迁。历时一年,最后一栋建筑终于在11月18日拆除。今日的省中医院,门诊楼的大门气派雄伟,新建医疗教学大楼巍峨高耸,老住院楼古朴沧桑,医院建筑群第一次真正地整体亮相,不仅全院上下欢欣鼓舞,就连过往市民都啧啧感叹。这天下午下班时分,记者特地在医院前面的蔡锷路边“蹲点偷听”,便听到不少市民好奇地议论,“哇,没想到省中医院这么漂亮”,“中医附二其实也不小哦”。

据悉,在我院的提议下,开福区政府已经决定,该棚户区拆除后腾出的空地,将建设一个“仲景中医文化广场”,为医院病患和周边居民提供一个多功能的科普、交流、休闲、观景空间,普及中医药文化,助推和强化长沙的中医药文化氛围,提升环境品质,提增长沙城市文化的底蕴和品位。项目预计春节前后建成。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