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运动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是现代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继手外科、关节置换外科、脊柱外科后,又一门发展迅速,充满活力的学科。它不仅为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其实更多的为关节外科医生和社会大众提供新的创伤防治方法和观点,也带来了更多更好的治疗手段。本着“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功能佳”的治疗理念,运动医学为传统骨科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这一领域发展迅猛。目前来说,关节镜技术是骨科运动医学的主要武器。
什么是关节镜手术?
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关节内损伤,通常需要切开关节囊才能诊治关节内疾患,但这无疑增加了关节损伤城都,术后恢复时间长,还增加了关节强直、感染的并发症的风险。关节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上述风险,同时达到更佳的效果。关节镜是内窥镜的一种,由一套精密的光学影像和特殊操作系统组成,它的原理是通过光导纤维传递关节腔的图像在关节镜直视下手术,利用只有5mm直径的关节镜和特殊手术器械完成手术操作。近十余年来关节镜外科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医学的进步、手术器械的改进及关节镜技术的推广。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关节镜微创外科已成为21世纪发展最快的外科技术。
关节镜手术有什么优势?
关节镜手术也成为钥匙孔手术(key hole)是现代外科学的重大进展,也是外科手术未来发展的方向,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具有以下优势:
它是真正的微创手术,切口仅0.4cm左右,术后基本无疤。
将关节内结构图像放大,观察到微细结构,比开放手术肉眼直视开刀的更为细致,通过不同入路可以看到关节内所有部位,比切开关节的传统手术观察的更为全面
组织创伤小、恢复快,通常第二天即可下床行走和生活自理,住院时间短,平均5-7天,部分病例甚至可以24小时出院。
我院2010年引进美国smith-nephew关节镜设备,在王勇教授、董克芳副教授带领下已成功开展关节镜手术300余例,疗效满意。
目前,我院开展了肩、膝、踝关节的关节镜手术,可以在关节镜下治疗的主要疾病有膝关节半月板和软骨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各种滑膜炎;肩关节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峰下滑囊炎、冻结肩、肩袖撕裂;踝关节滑膜炎、踝关节不稳等疾病。
肩峰下撞击症的关节镜手术
肩关节疼痛在中老年中很常见,常表现为肩关节附近的疼痛,尤其是在肩关节活动时加剧。由于很多患者普通的X线片没有明显的骨性病变,加之目前肩关节外科的专科化程度较低,常常难以确诊,从而绝大多数的肩部疼痛被误诊为肩周炎,有学者把肩周炎形象的比喻为字纸篓诊断,把不明原因的肩关节疼痛统统归为肩周炎,致使病人延误治疗,迁延不愈。实际上,肩周炎的发病率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高,导致肩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往往是肩峰下撞击症和肩袖损伤。
人体的锁骨向外延伸,与后方肩胛骨的肩峰形成肩锁关节;肩锁关节下方与肱骨头之间有一个潜在的解剖间隙,称为肩峰下间隙。肩峰下间隙中有冈上肌腱从后内向前外通过,冈上肌表面尚有肩峰下滑囊。当肩峰下方有骨赘形成、冈上肌损伤、肩峰下滑囊炎症时,会导致肩关节在外展活动中,肱骨头与肩峰发生撞击,引起疼痛。有经验的肩关节外科医师综合症状、体征及影响学检查进行诊断。
肩峰下撞击症需要进行肩峰下减压术,以去除影响撞击的因素。只要诊断清楚,关节镜下进行肩峰下减压、滑囊清理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名医荟萃】
王勇个人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现任骨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关节、骨病专科主任;湖南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民盟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委;卫生部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主持省厅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10篇。参与编写《骨折诊断与治疗选择》《医护指南》等5部著作。擅长中西结合治疗骨与关节损伤及骨病,人工关节置换,对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骨性关节炎、骨髓炎、骨肿瘤等疾病的治疗研究匪浅。
董克芳个人简介
董克芳,男,40岁,副主任医师,从事关节科临床10余年。擅长关节类疾病的开放手术、微创手术及非手术治疗,擅长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软骨损伤及骨关节炎及各种性质的滑膜炎;肩关节镜下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症、冻结肩、检修损伤、肩峰下滑囊炎;踝关节镜下慢性滑膜炎、慢性不稳等,及人工髋、膝关节的置换与翻修。
【临床案例】
患者,男,30岁。左膝关节打篮球时扭伤2年,伤后左膝疼痛,行走及加速跑步时加重,伴关节弹响,一个月前再次扭伤左膝,导致左膝不能完全伸直,屈曲受限。
查体:左膝肿胀,内侧间隙压痛阳性,膝关节活动度10~100度。行走时跛行,麦氏症阳性。MRI示:左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撕裂。
术中关节镜下见“左膝内侧半月板自前角至体部广泛撕裂并向髁间窝移位呈桶柄状绞锁于内侧胫股间隙”,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型缝合术,术后3日出院,恢复良好,术前症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