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主任药师 王竹鑫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可能是基因与基因、基因和环境共同调控的结果。
在人体内有两种基因,即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正常情况下,癌基因会刺激细胞的正常生长,但当它发生突变后,会在没有接受到生长信号的情况下仍然不断地促使细胞生长,导致细胞癌变。而抑癌外基因则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的基因,它的丢失也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过5条合理的饮食预防癌症的建议:1、限制动物脂肪;2、增加粗纤维;3、减少肉食;4、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5、避免肥胖。
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和生长过程是机体内正邪斗争消长的过程。肿瘤的形成往往是正气先虚,然后才有客邪留滞,一系列病症就会产生。人的正气是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并有抵御对外邪的能力。正气虚弱则外卫无能,易受邪气(外界致癌因子)损害,致癌因子就能起作用而导致肿瘤形成,乃至后来的肿瘤侵润、转移和扩散。中医理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奏,其气必虚”。另外,患肿瘤的机体,耗气伤血,日久因病致虚,而导致正气亏虚。临床实践证明,补虚扶正能预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此,中医的培本扶正法是预防、治疗肿瘤的根本大法之一。培本扶正的现代医学理论依据是:1、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2、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3、增强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现将药食两用的中药推荐给中老年朋友,以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抗肿瘤中药有:人参、丹参、甘草、白术、白扁豆、冬虫夏草、地黄、西洋参、杜仲、灵芝、昆布(海带)、茯苓、核桃仁、菊花、蜂王浆、蜂胶、薏苡仁等。
增强免疫中药有:人参、大枣、山药、山楂、天麻、太子参、龙眼肉、白扁豆、冬虫夏草、地黄、当归、麦冬、阿胶、茯苓、枸杞子、海马、桑椹、黄芪、黄精、蛤蟆油、蜂王浆、蜂胶等。
是药三分毒,在服用上述这些中药时,要根据个人体质差异,合理选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比如,在服用人参时应掌握剂量,通常服用3克左右,对于气虚者可长期服用,气不虚或有实热证、高血压患者忌服,如果大剂量久服可能引起人参急性中毒,如牙龈出血,鼻出血,胃肠出血,烦躁、燥热,血压升高,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