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保健

老年人最常见的三种骨折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10-21
文/骨伤科  董克芳

髋部骨折
  具体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或转子间骨折。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20万骨折患者,其中25万人为髋部骨折,而我国的这个数字还要大,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数字将会成倍增加。由于髋部骨折多发生于老年女性,某些资料中甚至将其称为“老太婆骨折”。

由于髋部是人体由躯干向下肢的一个分养层,该部位常承受较大的剪切力,而发生髋部骨折最常见的最典型的受伤姿势则多为摔倒或滑倒后一侧臀部着地,由于扭转应力,使大转子或股骨颈抵于髋臼边缘,以致该处发生骨折。

股骨颈骨折后期不愈合率约为10-20% ,而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在20%以上。另一个更棘手的问题是伤后须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肺炎、褥疮等并发症,致死率高,患者多死于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

而粗隆间骨折则相对容易愈合,但其易发生髋内翻,即患肢短缩、行走跛行等。因此老年人应避免摔跤,如不慎摔跤,应注意髋部尤其是腹股沟处是否疼痛,如有上述情况,切忌自行站起,勉强行走,如此则可能将移位不多或没有移位的骨折重新移位,从而给治疗带来困难,而应及时抬送至医院就诊,以排除骨折,如发生了髋部骨折,亦不必过于紧张,应尽量配合医生,为治疗创造条件,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改进,特别是人工关节技术的日臻成熟,基本上可以在1个月内让患者重新走路,恢复肢体80%以上的功能。

胸腰椎骨折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骨折的发生可以没有典型的受伤姿势,比如久坐的老人,或坐公交车受到颠颇时。有些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身高变矮,或者驼背,其实这往往是多个胸腰椎发生了病理性的压缩性骨折所致。其原因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
也有些老人摔倒后臀部着地,传达暴力致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此时多伴有急性腰痛,不能活动。此时患者应平卧于硬板床上,及时送往医院治疗,不可盲目采取背、拉、拖等自救,因为这样的动作,可能使骨折碎片向后移位,损伤位于其后的背髓、神经等,以造成继发性损伤。

这样的骨折发生后,往往也需要长期卧床,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才能恢复,对于移位较多的患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对于没有明显外伤但腰痛明显的患者也可以采用经皮椎体成形等微创手术进行恢复,因此预防骨质疏松,带腰围是预防老年人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手段。

桡骨远端骨折
  也就是腕关节骨折,其典型受伤姿势为摔倒时手掌着地,腕关节背伸致腕关节桡骨远端骨折,常常由于骨质疏松发生粉碎性的骨折,发生后可见腕部疼痛、肿胀、不能活动,切不可擅自按摩等,应及时行X线片检查以确定骨折,对于这类骨折由于不需要卧床,故并发症相对少些,其治疗起来也相对简单,应及时进行复位固定,多可获得满意效果。

综上所述,这三类最常见的老年人骨折的发生均与老年人骨质疏松相关,甚至有的患者没有典型的外伤史,因此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在绝经后应积极预防骨质疏松,多行户外活动,饮食均衡,适当摄入钙质,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避免摔跤,即可有效避免上述骨折的发生。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