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保健

中医治疗尿毒症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10-21
文/内科  潘小平
    尿毒症是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严重阶段所表现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中医归属于肾劳、肾厥、溺毒、关格、癃闭等范。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尿毒症患者已达400万,发病人数以每年5万人的规模在递增。尿毒症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目前,尿毒症治疗主要集中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以及肾脏移植,往往忽略了中医中药的治疗优势,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过早的透析,不仅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且给患者和家庭造成极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中医中药治疗尿毒症有助于保护残余的肾功能,促进毒素的充分排泄,减轻西药及透析治疗的副作用,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达到改善肾功能、减少透析次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整体调理  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脾肾虚为尿毒症发病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轻重程度、体质、性别、年龄、饮食习惯以及地域、治疗时间等的不同,灵活性地处方用药,通过整体调理提高患者体质,增强防病抗病能力。同时,中医注重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帮助病人认识和适应疾病;并取得患者家人的配合,指导病人活动、锻炼以及饮食、生活起居,观察病情变化,自测并记录血压、体重等变化,注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早处理。

内外合治  多法并举
    中医还强调内外合治,综合治疗。即在内服中药汤药的基础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中药药浴、中药敷贴或静脉滴注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补肾益气作用的中药制剂如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等,通过多种途径给药的方式相互协同、标本兼顾,以达到调节肾血流、扶正祛邪排毒之功效,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一的透析治疗。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大黄、山药、丹参、当归、薏苡仁、冬瓜仁、党参、茯苓、白术、益母草、车前子、猪苓、泽泻、冬虫夏草、仙灵脾、巴戟天、芡实、水蛭、三七、土茯苓等。

我院通过多年临床研究,采取以中药大黄为主的保留灌肠疗法,通过肾外途径——结肠给药,改变给药方式,从肠道清除氮质,对体虚不耐服用通腑攻下药者尤为合适,能起到祛邪而不伤正的效果。对于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明显的患者采用白鲜皮、地肤子、苦参等中药煎液药浴,常可减轻症状。

药食同源  中西结合
    中医历来讲究药食同源,早在2000多年前中医药著作里就有关于酒的记叙。饮食治疗非常重要,这一点西医非常重视,中医也有其独到之处。

西医饮食疗法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肾脏的负担,延缓肾衰的进程。临床医师常说的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低嘌呤饮食,保证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控制饮水就是如此。

中医认为,通过饮食调养的方式也可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因此,针对慢性肾衰的食疗方,在治疗尿毒症时也可以配合使用,如黄芪薏米粥、鲤鱼冬瓜汤、冬虫夏草煲老鸭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起到明显的协同作用,有助于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下一篇:药食两用防癌症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