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机关党支部 罗丹
我叫罗丹!对,和那位著名的法国大艺术家同名同姓。只不过,他是男的,我是女的;他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接受全世界人民的怀念,我却只能接受身边几个帅哥的追求。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常怀感恩之心,与医院同呼吸共命运》。
2007年7月,对于我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我加入了湖南省中医院这个优秀的大集体,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自从走上工作岗位以来,我一直都感到庆幸。我庆幸进入了一个好集体,遇到了许多好的领导好的老师。在这样一个优秀人才辈出的海洋里,我有过自卑,有过茫然,我既为能在这样的医院工作而感到自豪,同时内心又充满着惶恐与担忧:我能行吗?
随着对医院的了解,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我成长了起来,从一个做事莽撞的小丫头变成了一个踏实奋进的好员工;我变得更加勤奋了,对工作也更加热爱更加努力了。而改变我的,是帮助我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位与我并肩作战的兄弟姐妹们。如今,我没有了忧虑,只有憧憬;没有了惶恐,只有坚定。我坚信,我有能力把工作越做越好,我能行!
经过近一年的护理临床工作,由于领导信任,工作需要,我被调至医院事业发展部。作为一名医院宣传工作者,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科每年在各大报刊、网站媒体发布正面新闻、科普报道,专题报道;电视媒体报道。在公交站牌,火车站出站口投放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及重点、特色专科的品牌广告。向社会提供一个了解我院,展示我院的平台。医院的形象是医院生命力所在,没有良好的形象,就不肯能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语言文字和影像设备成了我们宣传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战斗武器。我们用手中的笔,记录医院发展的一件件重大历史,用照相机定格医院精彩的画面,用摄像机捕捉医院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随着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事业发展越来越强大。现在的湖南省中医院已经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也得到了同行业和病人的认可。
湖南省中医院就是这样一个团结`和谐、有凝聚力的大家庭。让我充满了感激之情,常怀感恩之心,这种感恩之心让我甘愿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说道感恩,只要是中国人,就永远无法忘记三年前那场大地震,无法忘记那场灾难给中国人民造成的巨大创伤和悲痛,更无法忘记灾难之后所体现出来的强大的民族精神。
大家都记得,灾难降临时,我院不仅派遣医疗队奔赴灾区,还在床位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无条件接受了从灾区转来的47名受伤群众。整个骨伤科被腾出作为专用病房,专家组、医疗组、陪护组全天候随时待命,心理辅导室紧急设立,“一对一”爱心家庭的征集谁也不肯相让,无偿献血报名只听到此起彼伏的“我报名”、“我报名”……一件件,一幕幕,一声声,都是那样真切、那么纯洁。这哪里只是一次简单的医疗救护,这分明就是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这分明就是湖南省中医院人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神的铮铮宣告啊!
耳闻目睹并且亲身参与了那场刻骨铭心的医疗救灾行动之后,我仿佛一夜之间就更加成熟了。我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了湖南省中医院那浓浓的人情味,我更加坚定了和医院一起共渡难关、共同成长的信念和决心。
我院虽地处市中心,用长沙话讲,这是个“好码头”,但残酷的竞争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的。就是在这种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的环境下,医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职工,用一颗颗感恩的心,用一张张真诚地面孔对待每一位病友。病友康复出院时那灿烂的微笑,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病友口口相传的良好口碑,就是我们身处逆境而屹立不倒的坚强保障!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社区开展宣传和义诊工作时,城管认为我们会影响治安秩序,要我们马上撤走。当时我们都觉得特别委屈。正僵持不下的时候,围观的一位老大爷说话了:“他们这是做好事呢!多好的医院,多好的医生,我们感谢他们还来不及啊!”一位大妈也看不下去了:“省中医院离我们那么远,还特意到这里来为我们免费看病,你看这些医生和姑娘们多辛苦啊!”一石激起千层浪,现场群众纷纷站出来支持我们。一瞬间,所有委屈和愤怒都烟消云散,只留下心底满满的感动和知足。这就是人民群众对我们医疗工作者的肯定,这就是人民群众对我们医护人员的激励,这就是人民群众对我们医疗事业的支持!
我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对我们湖南省中医院充满信心。近几年的业绩节节攀升,专科建设的成就名闻遐迩,20多层综合大楼的崛起指日可待!
现在湖南省中医院的每一位人,正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大医精诚的真谛,以名医专科传承着中医国粹的精髓,浓墨重彩地刷新旧的历史,满腔热忱地谱写崭新的华章!
我热爱我的医院!我和医院血脉相通,心手相连;我和医院同呼吸,共命运。这,既是我不变的信念,更是我掷地有声、终生无悔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