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文化

寒冷冬季 话说养生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10-20
□文/骨伤科  许小桦

小时候父亲让我读的节气歌,至今我还记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2010年11月7日立冬,22日为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即农历中的小雪。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立冬过,小雪来,大家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冬天的变化。进入冬季后,作为一名中医,我有一些建议,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冬养生,首重精神
    冬季,天气寒冷,人的新陈代谢等生理机能处于抑制状态,容易导致内分泌紊乱。因而冬季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心悸心慌和失眠多梦等症状,是抑郁症的多发季节。

低温、干燥和较高的气压,对某些生理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哮喘等)有不利的影响,但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调整医疗方案,可消除或减轻其影响。
冬季要以安定清静为根本,保持精神上的愉快和情绪上的稳定。《黄帝内经》中“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的大意是说,在冬季,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心情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

因气候变冷而产生的抑郁,绝大多数属亚临床抑郁,经适当调节,即可烟消云散。具体方法有: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消除忧虑心态;增加光照时间,白天多晒太阳,晚上适当增加照明的亮度;注意饮食,适当多吃一些高热量的肉类和饮一些兴奋性的饮料;加强室外活动。
 
    冬养生,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多吃新鲜蔬菜,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西北地区冬季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长江以南气温较西北地区温和,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高原山区,雨量少,气候偏燥,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此外,冬季饮食调养,应因人而异。因为食有谷肉果菜之分,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本着人体生长规律,中医养生原则: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很多人受这句俗语的影响,在秋冬季节特别喜欢拿萝卜烧菜或炖汤。其实这句话并不全对。萝卜虽然营养丰富,用途繁多,但并不适合所有人食用。

萝卜性凉,入脾、胃经。体质偏寒、脾胃虚寒、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的人不宜多食。单纯甲状腺肿、先兆流产、子宫脱垂等患者忌食萝卜。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最好不吃萝卜。
 
    冬养生,早睡晚起 
    早睡晚起。冬季养生贵在空气新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冬季,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尤为重要。从传统养生学的角度讲,冬季适当地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

冬季宜早睡迟起,一般人保持8-9小时的睡眠,老人可适当增加,如晚上睡眠不足,可午睡1小时,但睡眠不宜过多。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风的侵袭,引发感冒。忌蒙头入睡,应开小窗通风。

避寒就暖。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寒冷侵袭,尤其要注重足部的保暖。但忌暴暖、过度烘烤。外出时,注意手、足、头、面部的防寒保温,预防冻疮。

环境舒适。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室温保持在22-28℃之间,湿度在50%-60%左右。白天多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内燃煤取暖时,要注意防止煤气中毒。

注意好发疾病的防治
    感冒、哮喘:冬季气温变化大,容易受寒,引致伤风或感冒。冬季门窗紧闭,感冒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播,使免疫弱的人生病。冬季若不慎受风寒,可在初时饮用红糖姜茶或葱白汤,有袪风散寒之功效。

关节痛:关节痛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它们对寒冷很敏感。可用驱除寒湿、活血通络的药才,如桂枝、附子、乌头、桑枝、牛膝、白术、苍术等,用大量的水煮过后,热敷关节局部或泡脚、浸手。每晚20-30分钟,配合按摩涌泉、承山、阳陵泉等穴位,能很好地保养关节。

皮肤瘙痒:冬天,因干燥而浑身发痒时,切不可用手抓痒,小心抓破皮肤引起继发感染。防治方法是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酸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少饮烈性酒。中医治疗:选用当归、地黄、白芍、何首乌、麦冬、荆芥、防风等袪风养血、滋阴润造的药物从体内调治。

肥胖症:人体的血脂、血胆固醇含量一般在冬季较高,春夏季节较低,因此冬季是肥胖人士减肥降脂的关键时机。首先应控制饮食,做到膳时平衡。其次要按时作息,早睡早起。另外,要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及场所,保持运动的频率和习惯。

心肌梗塞、脑中风:冬季是心脏疾病、高血压性疾病易恶化的季节,也是脑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塞最好发的季节。据统计,心肌梗塞发作最多是在冬天早晨刚起床时。因此,要注意保暖,尤其不要忽略厚毛袜,维持足部的血液循环。要摄取适当的水份,勿食太咸、太油,少吃高胆固醇的东西。适度的运动。最重要的是要积极控制高血压,按时服用药物。

溃疡病:随着天气的变冷,一些原来患有胃疾的人,会出现胃疾复发的情形。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织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胃病多发及复发。预防方法:注意保暖,饮食不可太滋腻、太油,少吃甜食及刺激性食物。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