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文化

把平凡生活情趣化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10-20
名老中医孙达武的日常养生经                             
   □文/廖艳苗  陶艳

日前,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在长沙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药和养生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进一步推进中医“治未病”及亚健康重点项目的建设。年满77岁的孙达武教授作为湖南唯一的骨科专家在该论坛上开坛论道。

某个周五的上午10点左右,我们来到医院4楼骨伤科,寻访孙达武教授。他正在看门诊,办公室里摆着好多盆绿色植物,墙上挂着人体骨骼示意图。孙教授一边看病,一边指着挂图讲解,据说这构成了他独特的办公室文化。看来这门诊一时半会结束不了,我们只好改约在下午访谈。

下午的访谈是在孙教授家里进行的,刚午休起来的他,整个访谈过程中一直乐呵呵地笑。

孙教授是湖南中医骨科界的权威,出身医学世家,自小从父学医,1959年春省中医进修学校毕业分配到我院。三个儿子也都从事骨科医学,大儿子已接班成为我院骨伤科主任。孙教授目前还带着第三批徒弟,传授祖国中医正骨疗法。

问及有何养生之道,孙老哈哈一笑说,有16个字吧:精神乐观,兴趣广泛,生活规律,适当锻炼。

首先,精神乐观。养生先养心,孙老尤其强调这一点。孙老人生经历坎坷,刚解放不久就父母双亡,家庭成分又不好,一直在运动中度过,夫妻两地分居28年,3个儿子要他养,他都挺过来了。他说,我心里就有一股倔劲,觉得自己硬要从逆境中混出个人样来。他说,生命在于平衡,凡事要想得开,要寻找心理平衡的支点,如果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或过于持久,超越常度,则会引起多种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人家骑马我骑驴,也未尝不好啊。现在一些年轻人动不动就自杀、跳楼,不行!哪有那么严重的事情呢。”

在一张他的个人照片上,旁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没有问孙老为什么题写这首诗,但看着孙老淡定开朗的神情,我想他应该是顿悟到了人生的某种况味吧。

其次,兴趣广泛。孙老告诉我们,除了每周五上午去医院看门诊,他每天都读书看报,家里订了三份报纸。他还经常去逛花木市场,在那里欣赏各种花卉草木,调养心性,寻找喜爱的花木,搬回来栽种。他喜欢收藏各种东西,颐养性情。他孩子般地展示着自己多年收藏的“宝贝”:各种各样的酒瓶、快要消失的挂历、上有天然梅花、虾子图案的石头。在他家阳台上,他向我们展示了他的一个盆景“杰作”:一块从外面捡来的石头缝隙里,他别出心裁地种上了两根树枝,现在树枝已经在石缝中成活,他得意而天真地笑看着我。

孙老有一摞笔记本,是他坚持剪贴的报纸和抄录的各种笔记,字迹工整有力,有医学的、养生的、关于石头的等。我看到他把上海世博会的所有报道都剪贴了下来。孙教授以自己的个性将平淡的生活演绎得趣味盎然,这也许就是他养生的最大秘密吧。

再就是,生活规律,适当锻炼。孙老每天6:30起床,晚上10:00睡觉,中午午休一会儿。孙教授崇尚古人“天人相应”的养生方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从万物生长化收藏的自然规律。规律的生活让孙老精神矍铄,鹤发童颜。

孙老说,他不刻意做锻炼,将锻炼寓于工作生活中。他上班在四楼,坚持不坐电梯;家住三楼,也是爬楼梯。

孙老强调保持健康要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动静平衡。他还介绍了两个个人生活习惯,他觉得对自己的身体很有帮助。

坚持喝绿茶。他说,骨科医生要正骨位,长期接触放射线。绿茶有防辐射的作用,孙老每天要喝几大杯茶,一个月要喝一斤左右茶叶。

适量喝药酒。孙老的桌上放着两大瓶药酒,用红枣、枸杞、桂圆、田三七、西洋参等浸泡,活血通络,他说自己每天喝两次,每次100毫升。

作为骨科专家,孙教授还提醒大家:人老先老腿,要保护好膝骨关节,防老先护膝。孙教授说,人体的老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骨骼、肌肉和皮肤的老化较早。股骨下端分内髁和外髁,内髁是承重髁,磨损重些,运动久了,间隙变窄,力线就内移了。内侧关节面压强增大了,骨内压增高了,致局部微循环障碍,胫骨内髁发生疼痛,这种情况女同志多些,尤其是更年期的妇女。

孙老说,锻炼要适可而止,不要放肆运动,并不是越运动越好。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