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专题

七大绝技 绝非儿戏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10-15
 一、冬病夏治疗法
    我科在全省最早开始“冬病夏治”敷贴疗法,进行小儿疾病的预防,目前,它已成为我院最普及的中医特色疗法。

“冬病夏治”源于中医传统理论《黄帝内经》里《素问·四气调神论》篇中“秋冬养阴,春夏养阳”的理论,它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扶持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防治疾病的一种特色疗法,该法历经千年,依然灿烂无比,如今已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了解。

在这里,“冬病”是指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之类的疾病。其中,儿科疾病主要包括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慢性疾病。中医认为,此类疾病大多具有阳气虚损,恶寒怕冷,遇寒发病等特点,往往于冬季发病或病情加重。

“夏治”则指这些病情到夏季一般会有所缓解,所以在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夏季三伏天,对“冬病”进行辨证施治,适当的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即可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古人有“上工(上等的医生)治未病,下工治已病”的说法,把疾病消除在萌芽阶段甚至不让其发病这是每个医生的意愿。我们正是基于中医传统理论 “未病先防”的观点,着眼于提高患儿免疫力,选择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和最冷的“三九天”运用外治敷贴穴位的“冬病夏治”“春病冬治”的方法来提高患儿的抵抗力。二十多年来,每年夏季和冬季节前来敷贴的患儿过万人次。

二、中药穴位贴敷
    1、中药穴位贴敷的特点 
    小儿生病惧怕打针吃药,用中药穴位贴敷,免除了小儿打针吃药的痛苦,而且简单、方便、廉价、有效。由于中药价格低廉,该疗法不仅能够很好地治愈疾病,在医药费用居高不下的环境下,同时也给患儿家长节约了医疗费用。

 2、药物成分
    我们所选用的药物为纯中药成分,药物是通过穴位处的皮肤吸收,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副作用。有报道证明,中药外敷对人体的副作用远低于西药的口服和注射疗法。

 3、适用疾病
    我科多年来在主任的带领下,不断积极探索,努力开拓敷贴疗法的适用范围。我们根据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采用中药穴位敷贴的方法,在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哮喘、厌食、腹痛、小儿发热、汗症、疝气、遗尿等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三、经皮给药疗法
   经皮给药指药物以一定的速度,通过完整的皮肤进入组织之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和方法。

作用特点:且起效快,药效强,安全无副作用;避免了非胃肠道(注射)给药的危险和不便,使用方便,无痛苦,使小儿更易接受;作用持久,使药物在血液中保持恒定的血药浓度。

经皮给药疗法对诸如小儿腹泻,小儿咳嗽有着立竿见影的疗效。

四、耳穴疗法    
   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是耳穴。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保健方法。具体操作是,将表面光滑近以圆球状或椭圆状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贴后嘱患者每天自行按压数次,每次1-2分钟。

耳穴疗法对于治疗小儿厌食,小儿夜惊等消化神经系统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五、雾化治疗 
   雾化治疗主要指气溶胶吸入疗法。

所谓气溶胶是指悬浮于空气中微小的固体或液体微粒。雾化吸入疗法是用雾化的装置,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进入呼吸道及肺内,达到洁净气道,平喘,消炎,祛痰的治疗目的。

雾化治疗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六、挑刺疗法
   主要治疗:小儿疳积

1、什么是小儿疳积
   疳积是以长期的精神萎靡、面黄肌瘦、毛发焦枯、肚大筋露、纳呆便溏为主要表现症状的儿科病症,多见于1-5周岁儿童。

疳积多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损伤脾胃、运化失职、营养不足、气血精微不能濡养脏腑;或因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肠道寄生虫等病,经久不愈,损伤脾胃引起。

2、挑刺疗法 
   小儿针挑疗法又称“挑四缝法”、“挑疳积法”,是用三棱针(或其他钢针)选准特定部位和穴位,挑破皮层取出皮下脂肪,用以治疗小儿疳积(包括虫积)的一种外治方法。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四缝穴可使唾液分泌增加,提高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使肠中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的含量(消化强度)增加。对营养不良合并佝偻病者,针刺四缝穴后,发现其血清钙、磷均有上升,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使钙、磷乘积增加,有助于患儿的骨骼发育与成长。

七、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推拿手法为主要手段以预防儿科疾病及其和保健为目的的方法,也称之为小儿按摩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效果好、费用低、无痛苦、无毒副作用。

小儿推拿适应对象:
    出生至十四周岁以下的儿童。

小儿推拿治疗以下疾病: 
    呼吸系统:感冒咳嗽、发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鼻炎、鼻窦炎、鼻出血、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消化系统:疳积(积滞、奶痨、奶积、食积)、肠炎、舌炎、吐奶、溢乳、打嗝、鹅口疮、口腔炎、厌食、呕吐、腹泻、便泌、肠痉挛、流涎(流口水)、腹痛、腹胀等。

其它类:磨牙、遗尿、尿频、夜惊、惊吓、斜颈、脑瘫、面瘫、多动综合症、哭闹、疝气、脐疝、湿疹、荨麻疹、风疹、脊柱侧弯、生长发育迟缓、睡眠不好等。

保健类:益智、助长、增强免疫功能。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