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专题

坐堂行医张市长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09-12
东汉末年,有一任长沙太守(相当于现今市长)大名张仲景,工余不狩猎、不钓鱼,坐堂行医,为民疗疾。在他掌管期间,长沙曾发生大面积瘟疫,可他不为所惧,退下衣冠,救斯民于水火,千百年一直深受百姓的敬仰和爱戴。

史载:“东汉末年,疫疬横行,万户萧瑟。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亡,或举族而丧者”。时任长沙太守的张仲景,利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把脉诊治,让那段阴霾的岁月有了一抹亮色。当时的官箴规定:太守不得擅进民屋,不能随便接近普通老百姓。为了能够救治百姓,张仲景想出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堂堂正正地坐在大堂之上,挨个仔细地给百姓把脉诊病。久而久之,形成惯例,每逢初一、十五,张仲景的衙门前就聚集了许多来自各方的患者。后人怀念张仲景济世救民的胸怀,就把中药铺称为“堂”,在药铺里诊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医生”。在他曾经坐堂行医的地方(即现湖南省中医院)刊有纪念性石碑,以供凭吊。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用望色、闻声、问症、切脉等4种方法来分析病人所患的是哪种疾病,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8种方法来判断病症的性质和发生的原因。他所提出的“六经分证,八纲辨证”的辨证论治理论,为中医学建立了基本规范和框架。直至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它仍然是传统中医的支柱性理论。当代中医研究都是在这个平台上展开的,而且很多内容是终极性的,后人难以超越。可以说,张仲景对于中医学的贡献,相当于孔子对儒家,牛顿、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伤寒论》中的113个处方,都是颇具奇效的经典配方,被后人称作“经方”、“医方之祖”,人们把《伤寒论》与《论语》相提并论,尊之为“医经”。

上一篇:张公祠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