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专科报道

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08-09

1、开腹胆囊切开取石术(旧式保胆取石术)——行此术的病人结石复发率很高(50%~80%),这是由于切开胆囊仍需要肉眼下盲目的取石,留有“盲区”微小结石不能发现而使胆囊内结石残留率增高。并且创伤大、手术复杂、感染率高。因此现在很少应用。

2、胆囊切除术——是目前外科常用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但是由于有以下的缺点,它正面临着挑战:

第一,是以切除人体有功能器官为代价,不符合病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人体是各器官组成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器官是可有可无的,切除胆囊后必然会带来机体的一些不适或改变。大量的国内、外资料显示,胆囊切除有比较多的副作用:消化不良;消化液的返流: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升高;胆管损伤率增加;结肠癌发生率增加;胆囊术后综合症;胆囊术后心理障碍等。

第二,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多,如对脏器及大血管的损伤、腹膜外皮下充气造成的气肿、空气栓塞、套管穿刺损伤、腹膜后大血管的损伤、胃肠道和泌尿系统损伤、胆管损伤等并发症。

第三,手术创伤大,感染机率高,恢复慢,费用高。

3、体外碎石——由于人体结构的相对稳定,胆汁分泌有限,因此体外碎石后,结石并不能完全顺利排出,还因受到了胆囊管细小,胆总管结构的特点以及胆汁浓稠、流动慢的制约,而没有好的效果。

4、药物溶石——服用熊脱氧胆酸、鹅脱氧胆酸,但治疗时间长,需坚持服药2年,且效果差,正在探索之中,尚无定论。

5、新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借助高科技产品纤维胆道镜、胆道硬镜、腹腔镜及其它相关设备,在肋缘下行小切口(1.5~2cm)入腹,切开胆囊底在纤维胆道镜或胆道硬镜的直视下取出胆囊内结石,取净率高,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费用少,既保留胆囊,又取出结石,消除了临床症状。更重要的是通过临床随访证明此种技术降低了胆囊结石的复发率(仅2%~7%)。应用后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本报通讯员)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