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花开花谢。30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我从不曾在此地深度领略广袤中医药知识海洋的澎湃,但我却用了足足30年,亲身感受着这座高等学府的人文关怀。
90年代
90年代的长沙,那时最繁华的商场名叫“东塘百货大楼”,那时路上最好的汽车名叫“桑塔纳”,那时湖中大还叫“湖南中医学院”。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教师家庭,父母都是中医学院的老师。所以,学校的体育场,仲景雕像周围的绿化广场,以及在1990年代中期就已拆迁的校园电影院,成了我孩提时期的“天堂”。
记忆里,当年的湖中大,也如同学前孩提时的我一样,看似在成长,但好几年也没有大变样。直到“步入学堂”。
2000年代
2000年前后,是我国一个“飞跃”时期。申奥成功,入世成功,乃至国足昂首挺进世界杯。这些大事件,经历了多少代国人的努力才得以实现。而我记忆里的湖中大,这几年里最大的变化就应该是那座体育馆的建成吧。
40周年校庆时,应该是湖中大首次在那座大型场馆里,以文艺汇演的形式举行庆祝活动。虽然同如今湖中大所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而对于当时刚上学两三年的我来说,现场观看那也是极其震撼的。貌似也就是从那几年开始,湖中大开始了“几年一个样”的大变化。
2002年,湖南中医学院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合并,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2006年2月17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同年学校整体搬迁至含浦校区。
同时,也就是那几年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湖中大对人文关怀的重视。每年各类儿童节活动,以及对于子弟暑期的夏令营实践活动,还有各类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表演活动等,都让我记忆犹新。
所以,即使当时年少的我还没有接受过党组织的正式熏陶,但在每年暑期的红色之旅,以及儿童节听红军老爷爷所讲述的革命故事中,我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至少对我个人而言,在正确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湖中大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2010年代
成长与别离,是每个人都会拥有的人生经历。2008年,我离开了养育我18年的湖中大这片热土,外出求学。大学的几年时光,再听到“湖南中医药大学”这个名字,也只是在与父母电联时偶尔涉及,但我始终关注她的成长。
2010年,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2011年,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8年,入选湖南省高等学校“国内一流建设高校”……教育水平越来越高,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发展方向越来越多元。
如今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早已褪去青涩,如朝阳般炫彩夺目。从一个普通的“二本学院”,到国内一流建设高校,离不开一代代前人的辛勤耕耘,也离不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大力支持。
步入大学的我,并没有选择与医药相关的专业,没有成为湖中大学子的一员,但“文明、求实、继承、创新”的校训,早已刻入我的骨髓。
如今的我,已回到湖中大的大家庭,在其附属医院默默工作。正如同当年湖中大默默孕育我成长一样,我定将倾尽所有,回报这30年来的养育之恩。
未来
亲爱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我很幸运,在我前30年的人生里一路有你;我很幸福,是你让我成为今天还算对社会有所作用的自己。
今年的疫情,中医在抗疫中已展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也让国家更加坚定了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心。我坚信,湖中大的未来将会面对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湖中大的莘莘学子也定会铭记校训,在世界各地发光发热,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值此校庆60周年之际,我想对湖中大说一句:青春不逝、岁月如歌,前路不忘、未来可期。
在回忆里感恩遇见
“精德修业,弘扬国粹,耕耘播种,收获希望;我们心系人类的健康,中华医学走向世界,岐黄永辉煌”,校歌响起,又是一年初秋时节。岳麓巍巍,桃李芬芳,秋风送爽,杏林飘香,在这个不一样的秋天,我们迎来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的60周年诞辰。
1960年至今,一个甲子的时间,见证了湖中大人的艰辛与奋斗,体悟了湖中大精神的博大与坚厚,分享了湖中大的光荣和梦想。60年历程光阴流转,60个春秋薪火相传,60年书香翰墨,60年风雨沧桑。
“文明、求实、继承、创新”八个字,虽短,却如箴言一般,让湖中大充满了活力与激情。她不断地成长,渐渐的,她有了春的和煦温暖,有了夏的热情灿烂,有了秋的锐意进取,有了冬的成熟厚重。她始终坚定地追寻着自己的目标,为培养更多的白衣天使而努力。
仍记得初到学校第一天的紧张和害怕,仍记得刚来学校时同学交流的青涩,仍记得独自留在一个陌生城市里的孤单和落寞,仍记得第一次踏入校门时的新奇与惆怅,仍记得开学那天校园里人山人海的喧闹……
后来,我们在学校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遇到了满腹经纶、育人为先的老师,我们记得教室里的朗朗书声,我们记得运动场上肆意挥洒的汗水和激情,我们记得新月湖畔的陪伴与鼓励,我们记得校训石旁许下的医学生誓言……
时光飞逝,还未来得及回味其中,记忆就已经将回忆的种种带回眼前。走在路上,你的每一寸风景、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每一个刻苦铭心的秘密,点点滴滴融成回忆,虽然平平淡淡仿佛无需提起,但却难以忘怀。
在与你共同度过的光阴里,方剂中药带给我芬芳,课堂书本带给我书香,在包罗万象的包容中,在不懈努力的奋斗中,在不可磨灭的脚步中,这里的人,这里的景,这里的事,教会我太多太多。那些记忆犹在眼前,取得佳绩时的自豪,团体活动的快乐,竞选学生干部的压力,举办活动成功时的满足,活动出现问题时的焦急,同学争吵时的愤怒……这些时光,如同雨露一般,洒在我的人生经历中,结出一颗颗沉甸甸的果实。你成为我生命中最深的烙印,印在生命轨迹中——勤恳、踏实、努力、奉献;在生活中,我全身都弥漫着你赋予我的品性——冷静、沉着与包容。
往事如歌,未来如诗,如椽大笔写不完激情岁月,千言万语抒不尽满腔深情,长歌豪迈待我们挥斥方遒。
愿湖中大誉满杏林,术绍岐黄;愿湖中大人杏林春暖,橘井飘香。
忆含浦青春序章
你的记忆里是否有一块青春净土?是否记得在桃李园亲手种的那颗毕业树?一晃十五载,校园内的小树苗长成了苍天大树,记录着那段不可复制的大学时光。
有人说青春是一张白纸,挥洒上色彩的大学青春是精彩的,酸,甜,苦,辣,丰富了不同阶段的时光。
犹记得10月15日,走错了校区的我,在市里兜兜停停,最后来到人烟渐少的含浦小区。唯一一趟912公交车,食堂门口带着黄土气息坑坑洼洼的道路,还未营业的校园超市……带着新鲜和疑惑,我遇到了人生一辈子的朋友,开启了没有军训的大学序幕。
那一年,整个校区只有我们05级学生,跃跃欲试的挥洒中带着些许遗憾,但是青春也可以在独立中成长。
在那个信息发展还在起步的年代,只有少数的小灵通,手机更是凤毛麟角,用来打电话的IC卡可以叠成一摞,校外只有一个网吧,寝室楼下的马路便成了我们晚上挥洒汗水的羽毛球场,那种愉悦的心情至今记忆深刻。没有经历过大学军训,我们极力把自己的被子叠成豆腐块。停了电的日子,我们睡在宿舍顶楼,女生们汗流浃背的聊着天,男生们在天台上等待天亮。寝室的收音机是我们饭后的精神食粮,五毛钱一天的跑得快偶尔也能玩的乐此不疲。早上五点起床去参加足球社团的活动,1506教室享受1块钱一场的良心电影,大大的吊扇下面,我们磕着瓜子,相当惬意。
第一次走进解剖室,挥不去的福尔马林味道和偶尔响彻整个解剖楼的尖叫声;第一次在实验室,认识、鉴定中药的新鲜和神奇;第一次学习拉丁语,蹩脚又搞笑的发音;第一次炮制王不留行,爆开白花的情景;第一次做老鼠试验,害怕、心慌,还有被飚了一身血的白大褂;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迟到就被点名的郁闷,在校园内跑步偶遇的老师,停下脚步跟我们拉拉家常、谈谈人生道理;下雪天颤巍巍的打着伞像蜗牛一样的爬着楼梯去2506上课;在自习室绞尽脑汁占座,在图书馆洒满阳光的书桌上畅游书海;学校更名为大学,师生们穿着雨衣,冒着淅沥沥的小雨参加庆典,一起庆祝这荣耀时刻……这些人和事都被定格在一张张照片里,深埋在我们记忆深处。
有人说青春是梦,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留恋和梦想成真的欢喜,交织着青春的延续。
从大一职业规划课堂上的懵懂和不知所措,到大四面对就业和考研的抉择,有兴奋,有迷茫,有感动,有汗水,更多的还是收获,点点滴滴伴随着我们成长。
至今,已步入职场多年,大学的校园生活成了我们人生记忆里的一道青春之光。重返校园,我们聊聊现状、回忆过去,恍然,大家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