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5岁的男艺人高以翔在参加浙江卫视的《追我吧》节目录制过程中,突然倒地失去意识,紧急送医后最终抢救无效去世。官方声明显示,高以翔的死亡原因是“心源性猝死”。那么,您对“心源性猝死”了解吗?
心源性猝死,是指平时体健或病情稳定状态下的心脏病患者在1小时内的死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自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近年来猝死患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有扩大的趋势。心源性猝死发生比较突然,如果没有在有效时间内进行救治,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据了解,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病因,另外还有以下几点诱发因素。
1.过度劳累:工作任务突然增多,不分昼夜加班加点、节假日走亲访友、娱乐活动通宵达旦等,都常使人处于紧张忙碌之中,休息、睡眠时间减少。生活失去规律,不仅增加人的疲劳,还可使心脏负担加重,极易导致心律失常,心肌耗氧量增加,最后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
2.寒流:当寒流来临、气温突变时,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会突然升高,引起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全身乃至冠状动脉痉挛。有时仅仅是脚底受凉也会因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引起一过性的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引起心肌坏死。
3.情绪激动:在已患冠心病的患者中,脾气急躁、焦虑不安、遇事易发怒的人,诱发心梗的几率比精神愉快、性情温和的人要高。
4.另外,饱食、用力过猛、热浴、桑拿、大量吸烟和酗酒、腹泻、口腔卫生不良等都可诱发。
由于心源性猝死的患者在死前并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表现,大部分患者猝死前无明显症状,所以对该病缺乏防范意识,一旦发生则病情严重而迅速死亡。因此,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止和挽救心源性猝死。
那么,预防心源性猝死的措施有哪些呢?
1.建议在全社会开展“人工心肺复苏术”教育,使人们认识到心源病猝死的严重性。
2.对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定期做相关的心脏项目的检查,如果出现频繁的室性早搏、多源性早搏或合并两种或三种以上心脏病患者,应该视为预测猝死的先兆,及时住院观察。
3.对于急性心脏病损害,应该密切监视心电变化,及时纠正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及电解质紊乱,随时做好心脏复苏准备。
4.对冠心病心梗的患者,应该进行冠脉造影,以明确病因、病变部位,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治,以减少、甚至避免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作者:心血管科 陈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