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各种病毒细菌汹汹来袭,加上昼夜温差大,许多大朋友小朋友不幸中招发热,发烧了,怎么办?很多朋友有点着急。今天,中医附二给您支支招。
1、什么是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通常指体温超过37.3℃。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和尿路感染。
2、发热程度分级
低热:37.3℃-38℃
中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注意:有时体温升高不一定都是疾病引起的,如剧烈运动,月经前期及妊娠期,进入高温环境或热水浴等也会使体温较平时略高,这些可以依靠自身很快恢复正常体温,无需采取降温措施。
3、发热的处理
(1)一般处理(适合所有发热患者)
①多喝水,保证每天有2L液体的摄入;发热时一般容易脱水,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这也有助于降温。
②多休息,发热时要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增强免疫力。
③保持适当的室内温度和通风。
④注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的食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忌油炸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⑤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每隔2-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体温正常后每天测量两次(监测三天)。
⑥退热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出汗,及时擦干汗液和更换衣服,避免着凉。
(2)降温处理
①体温<38.5℃,可以使用退热贴或冷毛巾物理降温。
②如果体温≥38.5℃时可用冰袋置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动脉走行处或30%~40%乙醇擦浴等方法物理降温;同时还需要口服降温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小柴胡颗粒等(切记按说明书服用,不可过量服用);如果用药后体温持续不能下降,一定要及时就医。
注意:以上退热药选一种服用即可,不可同时服用两种及以上的退热药。
4、高热的中医特色治疗
(1)放血疗法
①双耳尖放血
操作方法:按摩耳廓,使耳廓充血发热,以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选用一次性消毒针头,左手使折外耳上提固定耳尖,右手持针头迅速浅刺耳尖,双手边按摩放血部位,边用酒精棉球擦拭出血部位,放血量为10-15滴,结束后用干棉球按压止血。
②十宣点刺放血
操作方法:即在患者十指的指尖放血,穴位定位后,以75%酒精棉球消毒指尖,选用一次性消毒针头,持针头迅速浅刺,挤压穴位放血适量(约5-10滴),结束后用干棉球按压至血止。
③少商、商阳穴用锋针刺破放血
操作方法:首先确定穴位,少商穴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商阳穴在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穴位定位后,以75%酒精棉球消毒穴位,选用一次性消毒针头,持针头迅速浅刺,挤压穴位放血适量(约10-15滴),结束后用干棉球按压至血止。
温馨提示:此法为有创操作,请在专业医疗机构内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
(2)推拿疗法
操作方法:用润肤油作为介质揉推三关、内外劳宫或脊椎等。
三关:位于前臂桡侧缘。
内劳宫穴:定位于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中指尖下。
外劳宫穴: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穴相对。
小贴士:如果患者体温持续不能下降,一定要及时就医。就医时,详细向医生说明用药经过,最好能带上或拍照已使用过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