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心肌梗死

发布日期:2023-11-24      作者:周瑾       编辑:刘丹

心肌梗死(MI),俗称“心脏病发作”,是由于血液流向心肌的某个部分减少或完全停止造成的疾病。这种情况通常与心脏动脉的堵塞有关,可能是一个“无声”的过程,也可能突然发生导致生命体征急剧恶化甚至突然死亡。全球每年有近三百万人遭受心肌梗死,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一百万人死亡。心肌梗死是由缺血,即心肌组织缺氧引起的心肌组织死亡。

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流受阻,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起。了解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对于预防至关重要: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损伤动脉壁,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导致冠状动脉疾病。

高胆固醇水平:高胆固醇容易在血管壁内形成斑块,增加血管阻塞的风险。

吸烟: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动脉硬化。

糖尿病:糖尿病可导致动脉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高龄:年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

心肌梗死的预防方法

健康饮食:控制胆固醇摄入,增加富含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物。

定期锻炼: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降低患心肌梗死的风险。

控制体重:维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率。

戒烟: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控制血压和血糖:定期监测并控制高血压和高血糖水平,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心肌梗死早期识别的具体措施

疼痛和不适的关注:注意胸痛、胸闷、呼吸急促等不适症状,尤其是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后。

就医及时:一旦出现可能的心肌梗死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最早的治疗。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诊断心肌梗死的关键工具,可以显示心肌是否受损。

血液检查:测定心肌梗死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有助于确认诊断。早期诊断对于预防心脏进一步损伤至关重要。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水平的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金标准。结合cTn的变化、临床表现和心电图(ECG),可以在胸痛发生后的早期阶段初步识别AMI,这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例如,早期诊断可以让疑似病患及时接受医疗干预,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这是限制梗死面积、从而降低心肌梗死后并发症和心力衰竭风险的有效方法。

中医治疗的优势和方法

中医治疗心肌梗死包括使用中草药、针灸和其他传统治疗方法,以调和体内平衡、改善血液循环和减轻症状。有些中药被发现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这些都是心肌梗死治疗的关键方面。然而,中医中药的使用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且与现代医学治疗相结合,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中医强调整体调理:中医强调平衡阴阳、调整气血,通过整体调理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心脏康复。

针灸和推拿疗法:针灸和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和调整经络,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中草药治疗:一些中草药被认为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功效,可作为心血管康复的辅助治疗。

调理情志:中医强调情志调理,通过调整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但通过了解危险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患病风险。在早期识别方面,及时就医和接受心电图等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中医治疗强调整体调理,通过针灸、推拿和中草药等手段,有望在心肌梗死康复中发挥积极作用。综合西医和中医的治疗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应对心肌梗死,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