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易发作或是会加重的疾病常常让人倍感不适,如何在冬季做到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病甚防变呢?现在提倡冬病夏治,或者冬病冬治,而“冬病冬治”就是针对这类情况推出的很好防治措施。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1、什么是“冬病冬治”?
“冬病”是指易在冬季罹患、发作或加重的一些常见病,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所谓冬病“冬治”,就是在冬季对易发疾病进行适时预防和治疗,是一种带有预防性特点、治标兼治本的治疗方法。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人体阴极阳升,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是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等疾病的好发季节,但也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好时机。根据中医“治未病”、“子午留驻”理论,在“天人相应”及“时间治疗学”等传统理论指导下,在三九天对肺病相应穴位进行调理,能强身保健、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还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2、哪些疾病适宜“冬病冬治”?
(1)过敏性哮喘、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等多种肺系疾病。
(2)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如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痰湿体质、亚健康疲劳、体虚易感以及免疫力低下等。
(3)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变应性咽炎等。
(4)小儿体虚易感、反复咳嗽、哮喘、慢支、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等。
(5)各类痛证: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网球肘、颈腰椎病、腰腿冷痛、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虚寒头痛、痛经、冻疮等虚寒性的疾病。
(6)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慢性结肠炎、慢性肠炎等。
3、“冬病冬治” 的方法有哪些?
(1)温阳祛寒“三九贴”:三九天将温阳祛寒的药物研为细末,用药汁调匀,制成药饼,敷贴在人体相应穴位上,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达到振奋阳气、温通经络、祛除寒邪作用的一种外治方法。
(2)温经开穴“三九灸”:三九天用艾条或艾绒对体表穴位进行灸灼热烤,借灸火的温热及药物的作用,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补虚助阳、扶正祛邪的一种外治方法。
三九贴、三九灸综合运用,效果更佳。
(3)中药汤剂调理: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临证加减。在临床上,需根据病证的不同阶段,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以及气候和地理环境作相应的加减化裁,方能达到切合病情、提高疗效的目的。临证加减变化包括药味加减、药量加减和剂型更换。
肾阳虚的中药汤剂调理:肾阳虚的临床表现有多个方面,如:神疲乏力、精神不振;畏寒怕冷、手脚发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性功能减退等;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耳鸣等症状。见上症者,中医辩证后属肾阳虚者,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方调理。金匮肾气丸其实又叫八味地黄丸或者桂附地黄丸,方剂是由六味地黄丸中的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牡丹皮加桂枝、附子等八味中药配伍组成的。而桂附地黄丸来源于汉张仲景之《金匮要略》肾气丸方,所以本品即张仲景名方‘金匮肾气丸’,具有焕趋阳火,壮肾益阳的功效。金匮肾气丸还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慢性气管炎等病属于肾虚阳弱的虚喘或痰饮作喘等兼见腰中冷痛、小便不利者。
脾胃虚寒证的中药汤剂调理:脾胃虚寒的临床表现有多个方面,如: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见上症者,中医辩证后属脾胃虚寒者,可以服用理中丸加减方调理。理中丸出自《伤寒论》,由人参、干姜、白术、甘草等组成,有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之功效。
4、“冬病冬治”的注意事项
(1)成人每次敷贴约为2小时左右(具体情况可视个人皮肤耐受程度而酌情增减),如穴位局部出现明显的发热、瘙痒、灼痛等刺激性的感觉,请立即去掉膏药,以免皮肤起泡、溃烂。
(2)敷贴后,局部产生轻微的刺痒或烧灼等感觉属正常的药物治疗反应,皮肤过敏者可外涂抗过敏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等。如不慎导致敷贴局部起水泡,可用消毒针头将之挑破,并用碘酒消毒处理,切记勿用手抓挠水泡,防止感染;如出现严重水泡、红斑、甚至溃烂,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接受正规治疗。
(3)敷贴后宜减少活动,尽量不出或少出汗,以免膏药脱落;最好不要进低温空调环境,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少食生冷油腻和荤腥等物,以免干扰药物作用的发挥;局部不宜浸水、抓挠或用肥皂清洗,敷贴2天内不宜游泳。
(4)发热、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过敏体质和瘢痕体质、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感染者、孕妇、严重结核病、严重糖尿病患者、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患者不宜敷贴。
(5)敷贴后因个体差异,皮肤可能会有色素沉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色素可自然消退。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冬病冬治”时间与疗程安排:
1.“三九贴”
时间安排:
一九:2014年12月22日——2014年12月30日
二九: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月8日
三九:2015年1月9日——2015年1月17日
敷贴地点:门诊五楼治未病中心
疗程安排:三次为一小疗程,三年为一大疗程。
2.“三九灸”
时间安排:2014年12月1日——2015年1月31日
地点安排:门诊五楼治未病中心
疗程安排:每次施灸时间约为20—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
3.通体循环灸
(1)通体循环雷火灸:采用专用雷火灸艾柱,艾灸一次用时约60分钟左右,一般更适用于症状较明显的情况。
(2)通体循环保健灸:采用专用艾柱,艾灸一次用时约40分钟左右,一般更适用于亚健康的调理。
时间安排:2014年12月1日——2015年1月31日
地点安排:门诊五楼治未病中心
疗程安排: 10次为一疗程。
冬病冬治咨询电话:0731-84917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