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掀开它的面纱——我院放射科举办MTD疑难病例讨论

发布日期:2020-01-08      

新年伊始,放射科阅片室里三层外三层,一场由放射科邀请肾内科董扬洲教授参与临床指导的“肺部病变疑难病例”讨论正在热烈进行中。

    

首先,放射科主任汪珍元教授为大家介绍该患者的病史及影像学表现:

患者男,69岁,反复咳嗽咳痰10余年,活动后气促2月余,加重伴双下肺水肿3天;

现病史:患者自诉2月前出现活动后气促,伴有咳嗽咳痰,发热。入院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后病情反复,3天前上述症状加重,活动后明显加重,伴双下肢水肿。

入院症见:眼睑浮肿,双下肢重度凹陷型水肿,咳嗽,痰少难以咳出,口干口苦,夜间尤甚寐差,活动后气促。小便可见肉眼血尿,无尿痛。

既往史:2型糖尿病6年,否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冠心病3年,2016年行“冠脉支架置入术”;间质性肺炎10余年;否认矽肺。

    

影像学改变:CT:双下肺病变为主,小叶间隔增厚、磨玻璃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胸膜下蜂窝影。彩超:双肾实质性病变。

放射科根据影像学表现,考虑肺间质性病变伴炎症。汪主任介绍,导致肺间质性病变疾病几十种,如IP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NSIP、结节病、血管炎、肺部代谢、沉积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BS、干燥综合征等,并就IPFNSIP、结节病、血管炎的诊断作了详细鉴别。

董扬洲教授结合该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发散性思维抽丝剥茧地分析,诊断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就ANCA相关性肾小球肾炎与其他疾病所致的肾损害如结节性多动脉炎肾损害、药物诱导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冷球蛋白血症肾损害、紫癜性肾炎、狼疮肾炎、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继发于感染性疾病的肾损害等相鉴别,并就目前所需进一步完善的相关检查、治疗原则、方案以及预后评估作了细致说明。她强调,不能局限于从单一症状体征及实验室异常来诊断疾病,也不能从某一阳性结果来确诊疾病,对于单个器官系统疾患无法解释的,一定要考虑到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疾病,否则会造成误诊漏诊。

随后,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周合群教授提出,ANCA相关性血管炎与以往认识韦格纳肉芽肿不同,可以肾脏无缩小,C-ANPAP-ANPA可以不全阳性。

此次疑难病例讨论会,大家相互取长补短,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对放射科今后诊断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不但增进了放射科与临床科室的紧密联系,拓展了诊断思路,也丰富了教学内容。大家一致认为,MTD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同时也将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作者:陈蔚  编辑:何穰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