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科普

小龙虾和夏天更配?食用须谨慎

来源: 发表时间:2023-10-17

在长沙,小龙虾是夜宵的标配,进入夏天,小龙虾更加受到大家的欢迎。最近,小李在和朋友吃外出吃夜宵时,点了自己最爱的小龙虾。可没想到,吃完第二天,小李就开始全身疼痛,无法行走,被家人送进了医院。我院肾病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周珂提醒,小龙虾虽好,但是食用后有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需要提起警惕。

吃了3斤小龙虾后女孩被确诊这种疾病

小李在与朋友聚餐时吃了约3斤小龙虾,还喝了点啤酒,第二天她就开始出现胸部疼痛,继而出现全身疼痛、乏力,甚至不能行走。家人立即将她送到我院急诊科,完善心肌酶检查后提示,肌酸肌酶竟然大于10000+U/L,而正常情况下仅为24-194U/L,且肝功能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结合患者患者病史、体征及检查,诊断考虑为横纹肌溶解症,被收入肾病内科治疗。

横纹肌溶解症是指横纹肌受到损伤,肌细胞被破坏,导致细胞内的内容物被释放到血液中,引起机体生化紊乱和器官功能的损伤,可造成急性肾功能损伤,严重者可继发急性肾衰竭、肝衰竭、高钾血症、甚至心脏骤停。

“吃小龙虾后引起横纹肌溶解症的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周珂表示,但是,进食小龙虾为何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原因尚不明确,并且有明显个体差异。有研究发现,不仅仅是进食小龙虾会发生横纹肌溶解症,进食其他水产品,比如鱼类、其他虾类等都可能会出现,且多在食用淡水水产品24小时内出现相关症状。

出现“三联症”应警惕专家给出3点预防建议

横纹肌溶解症最典型的“三联症”为––肌痛、乏力、浓茶样/酱油色尿液,当出现明显的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等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往医院诊治,避免病情加重延误治疗。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避免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呢?周珂给出了三点建议。

1、不要进食“隔餐”小龙虾

因为蛋白质腐败后对人体健康会带来很大危害。在外就餐小龙虾时,应选择持有有效期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厅进行消费。如自行烹饪小龙虾,建议先用清水浸泡2-3小时,刷洗干净,高温煮熟后再食用。

2、循序渐进,适度运动

若出现容易激动或抑郁、睡眠质量下降、嗜睡并伴有体重持续下降、食欲降低,那么可能已运动过度。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及时补充水分,通过尿液可以把横纹肌溶解所产生的代谢物排出体外。

3、酗酒危害大,不宜过度摄入酒精

酗酒不仅可能导致急性重症胰腺炎从而引起横纹肌溶解,还可能因为酒后长时间晕厥、卧床,身体长期维持某一睡姿而造成局部肌肉压迫引起横纹肌溶解。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