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体检报告一脸懵?请这样做!
时间:2023/04/11 11:17:50
大家怀着忐忑的心情来拿体检报告,看了之后心里更加紧张不安,报告里面密密麻麻内容一大堆,不由地慌了神,其实别紧张,治未病中心来帮你支招。 一、 不小心得了糖尿病怎么办?1平衡膳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适量水果;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清淡免甜,限酒戒烟。2.低盐低脂饮食:饮食宜清淡…
时间:2023/04/11 11:17:50
大家怀着忐忑的心情来拿体检报告,看了之后心里更加紧张不安,报告里面密密麻麻内容一大堆,不由地慌了神,其实别紧张,治未病中心来帮你支招。 一、 不小心得了糖尿病怎么办?1平衡膳食: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适量水果;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清淡免甜,限酒戒烟。2.低盐低脂饮食:饮食宜清淡…
时间:2019/11/04 17:05:33
□文/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 朱婷秋季万物成熟,果实累累,是收获的季节,天气也渐渐由炎热变得严寒,早晚温差大,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的生理活动也应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注意保养。燥为秋季主气,乃六淫之邪,其性干燥,易耗津液,所谓“燥胜则干”。秋季养生防秋燥非常关键,饮食上以滋阴润燥为宜。还要多饮水,减少节气造成的干燥之气…
时间:2019/10/09 14:54:48
□文/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 肖银春黄帝内经《四气调神论篇》: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容平,容有容纳、盛受的意思。秋季是丰收的季节,此时的自然界中,天气收敛,秋高气爽,地气下…
时间:2019/09/23 09:08:48
□文/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 武吕辉熬过了酷暑难耐的三伏天,眼下已经入秋。从初秋到深秋,我们的起居饮食等方面有哪些是需要多加注意和防范的呢?入秋之后,天气比较干燥,应该多吃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黄帝内经》有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多喝水喝粥去秋燥;建议早起喝一杯温开水,让整个消化系统苏醒。早餐多…
时间:2019/08/09 10:29:32
□文/治未病中心&健康管理中心 武吕辉近年来,因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越来越多。据调查,全国现有1.6亿高血压患者,90%的人对血压水平不了解,95%的人对自己的心脑血管系统健康情况不清楚,60%的人缺乏定期检查和保养,每年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我国大城市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明显前移,30多岁发生脑梗死、脑出血及心肌梗死的患…
时间:2019/05/28 08:48:44
□文/治未病中心&健康管理中心 朱婷一、阳虚质1.饮食养生:宜:小满时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处于最旺盛的时期,要及时补充营养。老鸭、猪肚、老鸡、莲子、姜、糯米可以用来炖汤水滋润补养,新鲜的榴莲、荔枝、樱桃是这个节气的上好选择。在阴雨不断的地区,可适当吃点薏苡仁、红豆、姜以祛除寒湿之气。忌:燥热的初夏,因为要预防饮食不当引起的…
时间:2019/04/29 10:07:21
□文/治未病中心&健康管理中心 丁维谷雨过后,湖南的气温不断升高,连续下雨导致空气湿度大,气候逐渐从“寒湿”过度成“湿热”。我们能发现身边这两种人特别多:一是“春困”之人,总感觉嗜睡、疲乏无力、头晕头重、无心工作等表现;二是“感冒”之人,稍有不注意便容易感冒,鼻塞流涕、咽喉不适。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湿热之邪侵入人体…
时间:2019/03/27 14:37:59
□文/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 丁维 《春秋繁露》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之后天气回暖,人们逐渐卸下厚重的衣物,俗话说“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五月路人雷”,今天大家就一起来学习如何选择科学的减肥方法。首先我们一定需要明确的就是,想要减肥“管住嘴,迈开腿”一定是关键,少吃可以减少热量的摄取,但在减…
时间:2018/12/28 14:47:33
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 黄芹中药不仅有汤剂这种剂型,还有膏、丸、散、丹、酒、露、锭,其中膏方在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膏方具有体积小、易存便携、服用方便、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口味宜人、药性缓和、药力持久等优点,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是治未病调养的理想推广剂型。膏方,有人习惯称其为冬令膏方。《黄帝内经——四季…
时间:2018/12/25 16:11:29
□文/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 黄芹 中药不仅有汤剂这种剂型,还有膏、丸、散、丹、酒、露、锭,其中膏方在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膏方具有体积小、易存便携、服用方便、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口味宜人、药性缓和、药力持久等优点,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是治未病调养的理想推广剂型。膏方,有人习惯称其为冬令膏方。《黄帝内经—…
版权所有 © 2023 湖南省中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湘ICP备13003721号-2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1159号
今日访问人数: 总访问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