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春天来了,天气回暖,脱掉厚重的棉衣,大家开始踏出家门亲近大自然,然而,春天寒邪湿邪盛,隐藏在生活中的“危险”警报开始威胁市民朋友的健康,为此,我院医师纷纷温馨提示,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
提示一:
春季减衣踏青
莫忘护好腰颈
□文/疼痛科 梁政
冬春交替,“腰颈疼痛”来找茬
近日来我院就诊的颈腰痛的病人呈增多趋势,冬春交替是腰颈疼痛的高发季节。春天以来,虽然气温回升,但空气湿度大、早晚温度低,人们过早的减衣、不注重颈腰部的保暖,使得寒湿邪有机可趁侵袭人体。患者出现腰酸、腰疼、乏力甚至手脚麻痹是局部缺血,主要是由于受凉之后更致血气运行不畅,引起旧疾复发或加重。对于这种病症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通过推拿、针灸、药熨等传统治疗方式达到祛湿散寒、活血通络的效果。
腰痛来袭,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腰痛来袭,也非一日之“寒”。很多腰颈疼痛的患者都是由于平日的疏忽,长年累积,致邪气有机可趁,等到症状显现出来才引起重视。
所以,要适当给本身有疾患的部位“春捂”。所谓“春捂”,初春时节要适当的“捂住”身体,尤其是关节部位,谨防风寒湿邪的侵袭。若处于急性发作期,建议多休息,活动时带上腰围,减少腰背肌的负担,而平时经常出现疼痛,尤其在劳累、受寒后明显,要及时就诊,防止进一步发展。
未病先防,养成良好的习惯
日常生活中的保养建议:
1、不要穿低领衣服、露脐装,不要穿潮湿的衣服,注意保暖;
2、纠正不良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
3、健康饮食,过度肥胖会增加腰椎负担,引起腰椎疾病,治疗措施之一就是控制饮食;
4、适当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以增强关节的活动度、肌肉韧带的耐久性。
提示二:天气潮湿,警惕癣类疾病
□文/皮肤科 李小莎
春暖潮湿,癣类疾病高发
入春以来,随着气温的升高,皮肤科就诊的癣类疾病患者增加了不少。而到了春季,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加大,长沙温暖潮湿的春季为真菌的生存繁殖创造了合适的条件,因此“沉睡”了一整个冬天的癣类疾病往往又在春天“复活”了。
癣病易复发,治疗需系统
癣病容易反复发作,一些曾经感染过癣病的“老癣民”和抵抗力较差的老人、小孩和妇女是癣类疾病的易感人群,而癣类疾病早期容易出现脱皮、手足脱屑、皮肤非常痕痒,红疹、水泡,越搔皮肤越发红痒,患处范围进一步扩大等症状。患上癣类疾病的患者一定要到医院接受系统治疗,治疗过程中也要有充分的耐心。
癣病预防,注意“个人卫生”
在春夏等气温较高的季节,要穿较为透气的鞋子和纯棉吸汗的袜子,注意保持足部的干燥;内衣、内裤、袜子要勤洗勤晒,注意分开清洗,清洗内衣裤和袜子的器具也要尽量分开;真菌具有相互传染的特性,不要与家人或朋友随便交叉使用鞋袜,特别是拖鞋,建议大家在公共场合尽量使用一次性的拖鞋或者穿一次性鞋套。对已患有手足癣或其他癣类疾病的患者,要多洗手、不要随便用手去碰足癣部位,不随便用手搔痒,少吃辛辣海鲜、少饮酒等。
提示三:野菜好味道 食用忌盲目
□文/脾胃病专科 张洪勤
野菜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灯,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野菜普遍含有丰富的野生粗纤维,它对去除体内污染物质、治疗便秘和防止结肠癌有特效。但野餐性“野”,采野菜要选择,不能盲目才是。
常见野菜及其功效
1、富国菜即食叶番薯,富含营养,性味甘平,具有健脾胃、益气力等保健作用。可食用部分为其蔓尖嫩茎叶,风味脆嫩甜美,具有清热解毒和滋肾润肺的功效。
2、五指山野菜又名树仔菜,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和独特的药用价值。
3、魔芋能阻碍包括致癌物质在内的有害物质的侵袭,从而起到解毒、防治癌肿的作用,如甲状腺癌、胃贲门癌、结肠癌、淋巴瘤、腮腺癌、鼻咽癌等。
4、鱼腥草亦称折耳根。可防治胃癌、贲门癌、肺癌等。
5、车前草有清热利尿、明目、祛痰功能。嫩叶对治疗尿路感染、水肿、高血压均有疗效,常服无毒副作用。
6、莼菜可防治胃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
7、人参菜,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煎液可治疗红眼病。
8、黄秋葵嫩荚有治疗胃炎、胃溃疡及痔瘘的功效。
9、香麻叶叶具有清热凉血之功效,宜炒食、作汤或火锅。
10、紫背菜具有补血、消炎、治疗经痛、血气亏、支气管炎等功效。炒食拌入腐乳、沙茶酱等作料,则独具风味。
食用野菜注意四点
1、不应随意采食。生在在山区路边、田边等地的野菜,容易受到汽车排放的有毒气体和生活废弃物的污染,不应采食。
2、不应过多食用野菜。有些地方空气污染严重,土壤中汞、铅等重金属含量明显提高。
3、过敏提示者不宜食用。平常发生过敏者,采食野菜应慎重。首次应少量食用,食后如出现周身皮痒、浮肿、皮疹或皮下出血等过敏或中毒症状,应停食野菜,并到医院诊治。
4、中医认为,苦味野菜性味苦凉,春季食用,具有解毒败火作用。但是,如果过量食用苦味的野菜,很容损伤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