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人物

周铁明:多重身份的简单生活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10-20

□文 颜棠

周铁明,我院检验科主任,副教授,门诊党支部书记。身兼多重身份的他,总是以一种“简单”的姿态,让生活变得精彩。

工作:细致的检验医师

从1986年来到检验科,到如今的检验科主任,25年的时间,见证了周铁明的成长之路。他始终以“严谨、细致、耐心”的作风,奋斗在检验工作的最前线,每天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开展各项实验,以细致的态度对每一份报告单进行反复的核对,以耐心的微笑面对病友的询问。

晚上和节假日,他是科里随叫随到的“救火队员”。测试结果出现了难以解释的数据,仪器设备出现难以修复的故障,急诊病友“扎堆”值班医生忙不过来,事无巨细,只要一个电话,他都会及时赶到。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新项目不断引进,周铁明阅读了大量的学术文献,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撰写了大量的医学论文和科普文章,在国内各大检验医学期刊和杂志报纸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科普文章4篇。

周铁明提倡:“如何服务病友、帮病友解决问题”才是关键。他提出,把门诊病友的标本当成急诊标本处理,这大大提升了检验科的工作量,却解决了病友看病难检查难的问题。

曾有一名被称为“熊猫血型”的RhD阴性血型病友术后出血,急需大量输血治疗。当时长沙中心血站供血极其紧张,周铁明便带着病友家属,攥着相关病历和检验报告,顶着39度的高温,坚持奔走于医院和中心血站之间,终于圆满解决了问题。

检验科在周铁明的带领下,仅3年就实现了业务收入翻番,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连续6年被评为湖南省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先进科室,连续3年被评为湖南省HIV抗体初筛实验室优秀科室,连续3年被评为卫生部临检中心全国核酸检测(病毒学)检验室室间质量评价合格单位。

教学:细心的带教老师

每年7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检验科会迎来各个医学院的实习生。在这10个月的时间里,周铁明要带领科室其它带教老师,手把手地把这些大学生变成能独立工作的检验工作者。每到下午,周铁明总会抽出时间给同学们讲课,还拿着血气报告单结合临床表现逐个检测数值的解释,他还自创了一套给酸碱平衡公式“变形”的方法,学生听了之后都连呼,“总算是把这个东西弄明白了,再也不会忘记了”。

血常规是检验科最基本的项目,也是自动化程度极高的一个项目,同学们往往是把血标本往仪器里一放,在电脑里把程序一编,就等着发结果了。周铁明就鼓励他们在闲暇的时间练习手工计数血细胞,还向同学们演示制作血推片的方法。

某日,一名实习同学脸色惨白,精神萎靡。周铁明询问无果,便伸手一摸,发现其烫得厉害,便抱起同学就往急诊科跑。把学生安顿好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挂号、缴费、取药,晚上还端来一碗暖暖的白米粥。

基层支部:细腻的支部书记

门诊支部涉及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等9个科室,组织学习、开会,相对困难。每次的组织工作对周铁明来说都是一次“体力活”,从门诊一楼逐个通知到门诊五楼,再从住院部一楼逐个通知到住院部二楼,最后回到办公室布置会场。在周铁明的坚持下,支部形成了“政治学习开大会,业务学习分科室”的学习体系,平时各个科室自行组织业务学习,提高医疗水平;支部再定期组织系统学习党的重要思想和方针政策。在医风医德廉政教育的时候,周铁明讲述了大量的实例,最后幽默地说:“与其做贼心虚的天天吃海鲜,不如踏踏实实吃辣椒炒肉,有营养还不怕痛风。”支部的同志们在开心一笑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个生动有趣的比喻。

门诊支部中的一些医技科室,如检验科、功能科、放射科,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各岗位上必须时刻有人待命,所以加班加点甚至长时间值班都是常有的事。这样个人卫生问题就十分困扰值班人员,一方面是病友和临床科室全天候的检验检查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一身臭汗既不舒服也影响窗口形象。发现问题后,经支部商议,立刻联系了医院相关科室,在门诊二楼厕所旁安装了热水器,解决了职工的个人卫生问题。

上一篇:医者仁心刘新祥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