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骨伤科 许小桦
悲剧,令人痛惜
前段时间去明阳山,送走一位驾鹤西去的同事,起因是她前几天清早在家里心脏病突发、救治无效。
去年有媒体报道,浙江一名13岁孩子,路上突发心脏病猝死,无人现场急救,最后虽经医院抢救3个多小时还是不治身亡。
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我对这种情况感到很痛惜。其实,要是身边人能掌握必要的急救技巧,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悲剧。
当心脏病突发时,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3秒钟之后,人就会因脑缺氧感到头晕;10至20秒钟后,人会意识丧失;30至45秒钟后,瞳孔会散大;1分钟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由于心脏骤停,立刻失去知觉,已处于临床死亡阶段。一般人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分钟至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患者随即进入生物学死亡阶段,生还希望极为渺茫。
“四部曲”简单救人法
2009年,“第一届羊城复苏论坛”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的心肺复苏研究领域的50余名知名专家参加了此次论坛。“10分钟内不做胸外按压、光等救护车来,心脏病突发患者基本没得救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子通教授这样“放言”。他表示,中国院外心肺复苏成功率不到1%,就是因为广大市民不懂简单的急救。
在这次会议上,专家提出了“四部曲”简单救人法。黄子通教授表示,如遇到有人在室内、室外突然不省人事倒地,四步简单救人方法将十分奏效,“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保持患者气道通畅,如其喉咙有异物要设法取出,人体弯曲要扶正帮其躺平”;其次,“为其进行人工通气、口对口展开呼吸、吹气”;第三步是最重要的,即心脏按压,“按压人体两乳之间,不能放手,应该一直按到救护车到”;第四步,家庭配备了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可马上使用。
怎样正确进行心脏按压
在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时,病人应该是仰卧在硬板床上或地上,如睡在沙发床、棕床上,因背后是软物,达不到挤压的目的,必须移到硬处,或在其背后垫一木板。
救护人员的手,应放其胸骨下l/2处,这个部位相当于两乳头连线正中间。群众在现场操作中对此总结了两句话,“中指对凹膛,当胸一手掌”,意思是把手的中指对着病人颈下的凹膛(相当于天突穴位),手正中放在胸脯上,手掌根部正好是胸骨下段。
如果病人是孩子或身体瘦弱者,用一只手挤压的力量即可;而对成人,则用双手重叠挤压的力量才能使胸骨下陷5厘米。
挤压时,凭借救护人体重的力量,有节奏带冲击性地挤压,挤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以每分钟挤压100次为宜。
心脏挤压时需做口对口吹气,心跳与呼吸是息息相关的,当心脏性猝死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猝死,心跳停止后,呼吸很快也随之停止。由于呼吸、心跳常常是同时停止,因此在现场抢救中,必须对恢复心跳和呼吸都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