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 婷
我国对体质分类的研究历史悠久,早在《内经》中即对体质的形成、分类,以及体质与病机、诊治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近年来,根据中医传统理论,一般将人的体质分为以下九种。了解各种体质的特点及调养方式,有利于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防患于未然。
一、平和质:指阴阳平和,脏腑气血功能正常,属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之人。表现为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
调养方式:食物宜多样化,不偏食。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二、气虚质:以气息低弱、机体、脏腑功能状态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常表现为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等。
调养方式:多吃具有益气健脾功效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等。以柔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剧烈运动以防耗气。
三、湿热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多表现为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口中常有异味,小便发黄等。这类人容易生粉刺、疮疖等。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戒除烟酒,避免过于劳累。适合中长跑、游泳、各种球类、武术等运动。
四、阴虚质:是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
调养方式: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等性温燥烈的食物。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剧烈运动。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
五、气郁质:因长期情志不畅形成以性格忧郁,脆弱敏感的体质状态。表现为体形较瘦,胸胁胀痛或窜痛;女性可有乳房及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等。这类人群易患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调养方式:多吃小麦、葱、蒜、海带、海藻等具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睡前避免喝提神醒脑的饮料。增加户外活动,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如跑步、登山、游泳等。
六、阳虚质:由于阳气不足,以虚寒现象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手脚发凉、大便溏薄、夜尿多等。这类人群发病多为寒证,容易出现水肿、腹泻等。
调养方式: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如牛羊、狗肉、葱、姜、蒜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可做舒缓柔和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
七、痰湿质: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眼睛浮肿,容易困倦等。这类人群易患糖尿病、中风、眩晕、咳喘、痛风等。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等食物,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平时可多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八、瘀血质:是指体内有血液运行不畅的潜在倾向或瘀血内阻的病理基础,并表现出一系列外在征象的体质状态。皮肤常粗糙,面色晦黯,常出现疼痛,健忘,性情急躁等。这类人群易患出血、中风、冠心病等。
调养方式:可多食黑豆、海带、紫菜、萝卜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保持足够睡眠。运动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舞蹈、步行等。
九、特禀质(过敏体质):因先天性或遗传因素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体质状态。表现容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皮肤易起荨麻疹。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