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四季皆宜,不用等待明年再贴(副)
□文/耳鼻喉科 李钟剑
三伏已过,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渐近尾声”。门诊很多病友非常遗憾地说:“今年来晚了,良机已失,只好等待明年再贴。”
穴位贴敷,是否只有在三伏天才能进行?三伏过后,贴敷还有效吗?有哪些因素影响贴敷效果?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我院是湖南省内首家开展“冬病夏治”的中医院,耳鼻咽喉科更是院内最早探索古方新药,开展贴敷治疗的领头专科。经过30年来的实践,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病人前来伏贴。自夏至冬全年贴敷的经验积累,我们总结了有如下感受:
一、贴敷在三伏天,可采自然之阳,以补人体之虚,在气候转凉,甚至寒冷冬季发病当时使用,则可以祛病强身。
贴敷药的“温阳助气”之功,借经络俞穴输送传达以鼓舞阳气,从而祛邪扶正;对于遇寒将发或已发的属寒、属虚、属湿之症,始终可协助治疗。如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肾虚畏寒等症,一年四季皆可贴敷。尤其在冬春易感季节,用药极少即可控制病情,配合药物内服更助药力见效。
二、四季贴敷过程中,最宜配合相关内服药物,以达“里应外合”的治病效力。
如耳鼻咽喉科30余年自行研制配合的,具有独特效力的中成药剂鼻敏片、通宣益气丸、棱贝通鼻片、复聪片、复音片等,辨证用药坚持服用1—2月,即能有效验证内外兼治的中医传统理论。
三、不宜冬病夏治的人群,可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药性的药膏,进行辨证贴敷。
如病属火、属热、属瘀血肿毒诸症者,可取清火、涤痰、逐瘀、通下等特殊效用的药物贴敷,以达泻火降逆,通痹开窍等作用。如鼻出血、复发性口腔溃疡、耳眩晕、暴聋等。贴敷可迅速缓解症状。近年来,耳鼻喉科对这类病症已在密切的临床观察中。
四、恰当调配药膏及选择俞穴,直接影响贴敷的全程疗效。
贴敷不仅是药膏的药力,同时通过穴位得气将药力“放大”。无论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或是“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理论,调药及取穴,尤其是取穴的精准与配穴的辨证选择,都直接影响贴敷疗效。正确选择俞穴,还可避免因贴敷后常见的发泡反应引起的皮肤损伤,尤其是有损容颜的面部穴位,应慎重或者禁用,如鼻病取穴远离鼻面等。目前,我院耳鼻咽喉科对于贴敷药膏的调制及俞穴配 伍的辨证,渐已深谙其妙、娴熟运用了。
所以,穴位贴敷,四季皆宜;寒热虚实,内外辨治,是我们共同探讨运用和努力验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