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药剂科 周游宇
端午节虽然刚过完,很多人家里仍然插着艾蒿,悬着菖蒲,挂着大蒜。我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陈卫红向广大市民提醒:正确使用“端午三友” 对家庭卫生和人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
陈卫红介绍说,农历五月,古代称之为“恶月”。从气候上来看,渐入热夏,湿热弥漫,人易得病。所以,在端午节前后,我国民间时兴吃蒜头,同时在门上插艾蒿、悬菖蒲、挂大蒜。艾蒿、菖蒲和大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蒜作锤,又称“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灭病菌、斩妖除魔、驱毒避邪。在今天看来,古人的一些防病防疫措施和方法虽然显得落后和原始,甚至还带有迷信色彩,但古人那种强烈的卫生防疫意识值得我们今人学习。
艾,又名家艾、艾蒿,是一种菊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有强烈的杀菌能力,有除虫、治瘟的药效。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艾叶油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等作用。艾叶油对肺炎球菌,甲、乙溶血型链球菌、奈瑟氏球菌有抑制作用,艾叶水浸剂或煎剂对炭疽杆菌、α-溶血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对腺病毒、鼻病毒、疱疹病毒、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等亦有抑制作用。
菖蒲,也是多年生草本芳香植物,含挥发性芳香油,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杀虫灭菌的作用。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
大蒜,古时叫“胡蒜”,据说原产于意大利的西西里,汉朝时张骞将它带回。它属百合科植物,味辛、性温。这种多年生宿根植物,有白皮和紫皮两种,都含挥发油、蒜氨酸、大蒜新素、微量碘等,能驱虫、解毒、祛痰、利尿。在有些地方,端午节人们吃蒜头并把大蒜悬挂在门上,是因为此后天气炎热,病菌繁殖,人们的消化器官容易得病。大蒜驱毒,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大蒜外用或内服,均有良好的解毒、杀虫、消肿作用。大蒜还可防治流感、流脑、乙脑等流行性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