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国士教授,是我省著名的眼科专家,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者。他1935年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肖公,名集裘,字德润,人称德公,以医德、医术著称于乡。对仲景之学钻研极深,《伤寒论》一书背得滚瓜烂熟。他从小接触并得到较多、较好的中医药教育。看到无数病人被他父亲治好了,病人的感激赞颂声时传入耳,从而在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从医的根子。1951年岁父学医,至1955年期满,即出师单独应诊。1958年考入湖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又给了肖国士一个系统学习理论的好机会。他专心致志地聆听教师讲课,如饥似渴地钻研中医基础理论,圆满地完成了学业。毕业后留在湖南省立中医院工作。六十年代,省中医院曾经是湖南省的中医药学术中心,仲景堂的所在地。湖南省立中医院、湖南省中医进修学校、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三位一体,名老中医汇聚于此,真是人杰地灵,于斯为盛。肖国士曾在门诊跟从言庚孚、谭礼初等十多位名老中医坐对面应诊,认真学习他们的临证经验。并且同言庚孚教授正式建立了师徒关系。言庚孚教授是湖湘著名的中医内科兼喉科专家,又是1960年代湖南省的劳动模范。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乃是盛名传楚地,桃李布三湘的一位大师。肖国士跟班临床,时满8年,学到言老师不少不传之秘,他俩曾荣获“五好师徒”的光荣称号。加之得到其它数名老中医的具体指导和无私传带,肖国士业务能力提高颇快,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许多疑难病证的辨证论治,60年代初,就成为应诊不暇的“娃娃医师”。
1966年,肖国士教授受湖南省卫生厅的派遣,前往津市中医院继承整理我省著名眼科老中医毕人俊的临床经验。经过半年多的跟班学习,收获甚大,迅速掌握了中医眼科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技术。为了向一专多能发展,他于1969年至1970年,经院领导同意,得以跟从本院外科肖梓荣教授学习中医外科的诊疗技术。肖梓荣教授以精湛的中医外科医术,扬名省内外。当时与言庚孚教授,一内一外,在湖南中医院内并驾齐驱。这为借鉴移植外科的许多有效治法治疗眼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了掌握西医眼科的诊断检查方法,又到原湖南医学院附二院眼科进修学习,并有幸得到湖南眼科权威张俊杰教授的临床带教,长达半年之久,张俊杰教授的优良的医德、医术和学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又为以后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打好了基础。
肖国士教授是位名副其实的“书迷”,医学、哲学、古典文学方面的书都喜欢看。加上省会图书资料多,学习机会多,就诊病人多,积累了较多的理论知识和处理疑难病证的经验,为以后著书立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鉴于中医眼科还没有全面系统整理的著作问世,于是肖国士教授萌发了组编《中医眼科全书》的念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人的智力和精力是难以完成的。必须邀集全国中医眼科精英,群策群力才行。事随人愿,在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编辑室的大力支持下,帮助解决了这个首先要解决的难题。在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唐由之主委的和全体编委的积极参与下,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大功告成,《中医眼科全书》于199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由八个分册组成,共175万字,涉及到中医眼科的各个领域。由于内容广,选材精,论述深,编撰巧,从而在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同道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肖国士教授写作的题材十分广阔,著述颇丰。他先后主编的《近视眼》、《眼睛保健与美容》、《屈光不正诊断与洽疗》、《验光与配镜必读》、《中医养睛明目秘方妙术》等专著,分别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出版,总篇幅达130万字。其中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近视眼》己再版,总印数达20000册;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眼睛保健与美容》已印刷二次,总印数也在8000册以上;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验光与配镜必读》一书,己第三次印刷。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养睛明目秘方妙术》,也印刷了两次。他先后撰写科普文稿100多篇,已成为约写科普文稿的业余作家,于2001年被评为湖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
勤可补拙,熟能生巧。肖国士教授以五勤起步,求学术腾飞。勤奋动笔,孜孜不倦。初步统计:自1973年以来,他先后在30种期刊和10多种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300多篇。主编的专著近20部,总篇幅已达1000万字。目前,他正在组编已纳入出版计划的《中医临床妙法绝招解析丛书》、《中医秘方全书》。力争在有生之年,主编出版的著作,突破1500万字大关。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肖国士教授自1984年起担任眼科主任,先后晋升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由于在理论上有所发现,在实践上有所创新。曾经治好过不少疑难病症,医名不断向远处传播。1998年入选《世界名医大全》,并被香港新闻出版社聘为荣誉顾问。1999年经湖南省卫生厅首次评审推荐,省人事厅批准,已荣获首批“湖南省名中医”称号。2001年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评聘为药品评审专家库专家。2005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西大平洋办公室,定为国际眼科名中医,应邀参加《循证医学中医眼科临床实践指南》中文文本的审订。
步入古稀之年的肖国士教授,现在依然像个年轻人一样,不断地吸收着新的知识,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写作的需要,他已经学会了使用电脑,并写下了一首题为《学电脑》的三言诗,他在诗中这样写道:“坐下来,打电脑,按键盘,嘀哒响。既动手,又动脑,写文章,编书稿。文词秀,篇章雅,内容丰,形式巧。省时间,多快好,虎生翼,花添锦。”谁又能相信,这样风趣、生动、充满活力的句子,会出自一位古稀老人之手?2005年11月,湖南省中医院为肖教授举行“七十大寿、行医五十周年、出书十周年”茶话会,应邀参会的省、厅领导、新闻记者和来宾,共80多人。同声称赞肖教授的医德、医术、学术、学风和充满活力的身心。“师承前贤,勤求古训,辨证论治送光明;悬壶济世,笔耕不辍,五十年著作等身”。这是学苑出版社陈辉主编的贺词,“国士无双价 名医第一流”!这是著名书法家湖南省参事室曾玉衡老先生,送给肖国士教授的墨宝。这些真是恰如其分的评价,表达了众多同仁和广大患者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