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医林文苑

医生与大夫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2016-08-05

中国人常把医生称为大夫,这在世界上可谓绝无仅有。

现在我们所说的医生,是指能够独立行医为人治病的学者。而在我国古代,医生是指学医的学生。医师是指负责管理医疗卫生的官员。一直到清末明初,由于西方医学的传入,才把由学校毕业或学徒出师能行医看病的人,统称之为医生。

在我国历史上对于医生的称谓很多,例如:《周礼》上称"医师",汉代称"医匠",唐、宋、元朝时称"衙推"。

把医生称之为大夫或郎中,大概起于宋代,根据中医文献记载,在宋代设有"太医院"掌管寻常的医事,内设医官有大夫、郎中、医正、医效、医痊、?候等几十个级别,而太医院中最高的长官,相当于朝廷五品官衔的大夫一级,所以人们把五品以下的医生也都尊称为大夫,一直延续至今。南方则尊之为郎中,其含义与其相同。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