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中的千年智慧 马王堆导引术为现代脊柱健康“开处方”

发布日期:2025-07-28      作者:何碧瑜       

早晨7:30,医院华佗楼14楼骨伤一科(脊柱)病区的走廊里已传来舒缓的音乐声,身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正带领患者以缓慢而流畅的动作舒展身躯,这是该病区今年5月初以来开展的特色卓越服务项目——晨练马王堆导引术。

马王堆导引术源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堪称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保健体操图谱。研究发现,《导引图》中的人物动作大多围绕脊柱伸展旋转设计,可有利锻炼腰背肌群,维持脊柱的稳定。对此,骨伤一科在原导引术的基础上创作了简化版,配合呼吸节奏和意念引导,形成一套20分钟的晨间锻炼方案,并将该锻炼方案以“图谱+文字”的方式帮助病友快速、正确掌握动作要领。

以科室主任谢义松领衔的科室医护团队每天早上化身“健身教练”,从基础的调息动作教起,耐心纠正每位患者的姿势。“双手上托时要想象将重物缓缓举起,配合吸气;下落时则要像秋叶飘落,缓慢呼气。”谢义松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动作要领。对于术后患者,医护人员会根据其恢复情况调整动作强度。

62岁的胡阿姨因腰椎间盘突出入院,起初因疼痛导致焦虑、难以入睡。参与马王堆导引术锻炼一周后,她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腰部疼痛也有所减轻。“每天跟着医生做锻炼,感觉身体轻松了,心情也好多了!”阿姨笑着说。

“马王堆导引术的动作设计温柔连贯,以低强度、高适配的特性,恰好满足住院患者康复需求,既能改善肢体功能,又能通过呼吸调节缓解焦虑情绪,实现身心同治。”谢义松介绍,“回访中我们也了解到,许多患者出院后仍坚持练习,将这一传统养生法融入日常生活。”

“将马王堆导引术引入病区晨练,是我们探索卓越服务的创新尝试。”病区护士长何碧瑜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挖掘中医文化中的瑰宝,结合现代医学及护理理念,推出更多特色服务项目,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温暖的医疗、护理体验。”

当千年导引术遇见现代医疗,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学实现了完美交融。在医院病区里,这份穿越时空的养生智慧,正以全新的姿态,守护患者的健康。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