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前交叉韧带也称作膝关节十字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解剖结构,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胫骨前移,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胫骨内旋;ACL的主要损伤机制是膝关节的旋转和过伸,较多见于剧烈对抗性运动过程中的跑动、急停、转身、曲线加速运动等,因此大多数运动爱好者都经历过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痛苦,其中有的职业运动员甚至影响到个人职业生涯,因此被称为“运动员杀手”。
今天分享的这篇关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小科普,每一位热爱运动的人请一定仔细阅读!

诊断ACL损伤的常用方法大致分为三类,临床稳定性检查,如前抽屉试验和轴移位试验,影像学检查如超声诊断、CT诊断和MRI诊断,以及关节镜检查。超声检查和CT检查对医务人员的操作经验要求很高。关节镜诊断是 ACL 损伤的有效标准,但检查方法仅限于创伤病例。因此,临床稳定性检查是医生检查ACL损伤的重要方法。由于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MRI不仅可以客观地评估膝关节损伤,还可以评估膝关节损伤,如半月板损伤和软骨损伤。
膝关节周围有四条主要韧带,分别是内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它们共同作用,维持膝关节的稳定。其中,前交叉韧带(ACL)是稳定膝关节的一个重要组织。ACL自胫骨髁间前窝斜向后上方,呈散开状止于股骨外髁内侧面的后部。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支撑身体运动的重要结构之一 。其生理结构导致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其中由于外力或突然的屈曲扭转导致前交叉韧带的运动损伤非常多见。
前交叉韧带起自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的半圆形凹陷处,然后经前内侧通过股骨髁间凹插入并附着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方,与外侧半月板的前中部相连。当膝关节处于伸直状态时,后外束呈紧张状态;当膝关节处于屈曲90°状态时,前内束处于紧张状态且会伴韧带扭转,而后外束处于松弛近似水平状态。从韧带整体位置来看,前内束大致位于后外束的前方,这就造成了膝关节不同角度时,前交叉韧带的两束分别处于两种不同的状态。这也是在运动过程中,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较其他韧带更容易损伤的原因,尤其是当膝关节屈曲加扭转时,前交叉韧带尤其易损伤。
研究发现,ACL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解剖危险因素和生理危险因素。解剖危险因素包括:过度活动(关节松弛)、急速影响下的关节过度活动、髁间窝狭窄、韧带宽度、胫骨旋转、足内旋、女性运动员骨盆宽度较大。然而解剖因素与韧带损伤的相关性研究的证据等级不强。还有生理危险因素包括:核心力量差、下肢肌力及协调性差等。女性ACL损伤发病率是男性的2-8倍。
临床案例 患者,女,48岁,2018年11月“踢毽子”时不慎扭伤左膝关节,当时听到膝关节内“砰”的钝响后出现疼痛,无法屈伸活动,无明显肿胀,未予特殊诊治,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后逐步恢复活动,后无明显不适,偶有膝关节不稳症状。2019年9月诉在双膝跪地做一平移的舞蹈动作后左膝疼痛不适,出现关节交锁症状,未见明显肿胀,休息后缓解。后患者述膝关节疼痛及交锁症状反复出现,2019年12月就诊,查体:步入病房,行走步态正常,左膝关节非负重屈伸活动度:0°~120°,左膝负重后深蹲受限明显,过伸、过屈试验(+);内外侧间隙压痛(+),麦氏征(+),膝关节前抽屉试验(+),Lachmann试验(+),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的相关查体均为阴性,余无特殊异常。MRI显示左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内外侧半月板桶柄样撕裂。在2个连续冠状位层面上可见到髁间窝有四部分结构:内外侧桶柄样撕裂的半月板及前后交叉韧带,即“四交叉韧带征”(图1a)。在矢状位图像上可看到低信号的内侧半月板位于后交叉韧带(PCL)的前下方,即“双后交叉韧带征”(图1b),外侧半月板出现“不相称后角征”,即矢状位靠近髁间层面的外侧半月板后角大于外周层面。矢状位图像上内外侧半月板均出现“空领结征”,即显示半月板体部完整领结形态的层面数少于2层则该征为阳性。
急性期处理和手术重建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治疗思路。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急性期处理,一般是在损伤初期采用冰敷、制动、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等抑制膝关节内肿胀的措施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多数患者如果确诊前交叉韧带断裂或在损伤达到手术指征后会选择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因手术过程本身会对膝关节造成结缔组织的破坏,术后机体需要时间进行组织修复,组织液短时间内无法代谢出体内即形成肿胀。所以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通常会伴有关节疼痛和组织肿胀。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肿胀本身是一种术后正常的表现,但是肿胀及渗出造成的疼痛应尽可能的减轻,同时肿胀可能会加剧疼痛,所以术后必须及时消除肿胀、尽量控制疼痛。且消肿止痛这一动作应贯穿术后康复的整个过程,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结合术后的不同阶段,来简单推荐几个前叉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
踝泵训练:通过活动脚踝,能够促进小腿肌肉整体收缩和舒张,让小腿里的静脉血管网受到肌肉的挤压,回流加快。能够消肿,防止血栓形成等。非常重要!每天500-1000次以上,两脚都要练习!
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注意看大腿肌肉,绷紧5秒,放松。这种是股四头肌最基本的锻炼,仅适用于刚做完手术,直腿抬高还做不到的患者,维持股四头肌肌肉,也能促进血液回流。抬不起腿没事,一步步来,先把股四头肌肉绷紧练好。
直腿抬高训练:伸直膝关节抬高下肢使足跟距离床面10~15cm,每天3组,每组20~30次。
活动髌骨:将髌骨上下左右推动,每日4次,每次1~2组,每组15个。
膝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活动角度也应该遵循着每周增加15度的进度来进行,从第三周开始也可以开始调节支具的屈膝角度了,初始为30度,之后每周15度。在满四周之后,就可以去绷带、脱拐了,同时晚上也可以去支具睡觉。
站立位:直腿抬高、勾腿训练。
(注:具体的训练方式需在专业运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因为每位患者的损伤机制、受伤时间、关节内部损伤程度均有所不同,所以建议患者在门诊进行查体和评估再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作者:熊兰 编辑:何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