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爱自己,黄体破裂需警惕

发布日期:2024-04-03      作者:蒋美玉       编辑:宣传统战部

黄体位于女性的卵巢内,是正处于育龄的女性在卵巢周期性变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产物。女性在月经中期,卵泡发育成熟。黄体为排卵后由卵泡迅速转变成的富有血管的腺体样结构,新鲜时显黄色,称黄体。黄体破裂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卵巢功能旺盛的育龄期女性。在黄体的发育过程中,可能由于自身原因或外部因素恰巧破坏了卵巢表面的小血管,于是黄体内部出血,导致内压增加,引起破裂称为卵巢黄体破裂;严重都可造成大量腹腔内出血,即为卵巢破裂。

黄体破裂患者多因突发下腹部疼痛而就诊,并可出现一定程度的腹腔内出血,当出血较多而未及时处理时可因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

一、黄体破裂常见的原因

1.自然破裂

正常情况下,黄体内本身存在少量出血的现象,但如果出血太多,就可能增加黄体内的压力,从而发生自发性破裂。

2.外力作用

如下腹受到撞击,以及剧烈跳跃、奔跑、用力咳嗽或解大便、性交过猛时可促使成熟的黄体发生破裂。

二、黄体破裂常见症状

1.黄体未破裂前常有下腹隐痛,一旦破裂,有的可能仅有突然且很轻微的一侧下腹疼痛;严重者则表现为突发剧烈难忍的腹痛,伴恶心、呕吐、尿频、肛门坠胀等。

2.患者出血少可无症状,出血多时患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有的患者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表现为大汗淋漓、头晕眼花、血压下降、四肢冰冷等。

三、黄体破裂怎么治疗?

1.保守治疗:适用于出血少、发病时间短,诊断明确,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

治疗方法;卧床休息,抗感染,止血,对症等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出血多或持续出血者,则需住院观察或手术治疗,若合并休克,应在积极纠正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四、如何预防黄体破裂

为了预防黄体破裂发生,在月经后半周期需要注意:

1.避免过度挤压腹部,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性生活时动作轻柔。

2.饮食均衡,保持排便通畅。

3.月经后半周期出现异常的下腹疼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