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宫驱寒,做“温”柔女人

发布日期:2024-05-21      作者:李岚       编辑:宣传统战部

我们身边的病人或者亲友有时候提到一个词“宫寒”。

究竟什么是“宫寒”,寒又从何而来。

寒从环境及自身而来,湿冷的环境中寒邪通过皮肤侵入人体,或者平时生活中过食冷饮、冰镇水果,或者穿着单薄都是寒邪入体,损伤脏腑功能的原因,此外久坐不动,身体气血运行不畅,或者本身阳气不足,也会内生寒气。“宫寒”是寒气在体内积聚的一种表现,它特指外来寒邪或是人体脾肾阳虚而导致内寒停滞在胞宫(子宫),使胞宫的功能受损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统称。一旦出现寒证,可见但不限于以下症状,如:畏寒,小腹冷痛,手脚冰凉,痛经,性欲淡漠,腰冷等症状,如果伴随有上热下寒,那么还可能有口干口苦,口舌生疮等症状,又同时伴见上述症状。

立夏以后,阳气渐升,伴随着气温的升高,生活之中随处可24小时循环的冷空调及我们喜爱的冷饮,其实更容易加重体内的寒气,加之今年为湿土之年,阴雨较多,更需我们注重身体的调养。除了注意保暖、避免寒凉饮食以及适度的锻炼之外,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暖”宫的方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为女性量身定制的暖宫足浴方及暖宫止痛贴,可以帮助祛除体内的寒湿之气,助广大女性做一个“暖”女人。

暖宫足浴方选用当归、干姜、艾叶、肉桂、鸡血藤等10余味中药按比例混合研极细末,制成足浴包,开水泡开,待水转温后泡足,药物的性质加上水的温度刺激到足部穴位,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起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

暖宫止痛贴以丹参、乳香、没药、小茴香、肉桂等10余味中药入方,通过选取腹部、腰部或其他部位合适穴位贴皮给药,持续释放,以达温阳散寒、行气止痛之效,且中药材本身散发的辛香之味,可以给女性增加独特的木香调香氛。

我们可以选择单用或联合使用的方法,以中药特色外治法,配合中药内调,不但可以驱寒湿外出,还可以引火下行,用于治疗痛经、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不孕症等多种疾病。

古韵温润,暖宫护元。这个夏天,让我们携手,传承中医药智慧,呵护女性之魅。

注意事项:使用药物前需严格辨证,以免出现误治;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温度及时间,避免烫伤,如有任何不适症状,请务必先中止治疗咨询医师后再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