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常的子宫出血?
正常子宫出血,即月经,有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和经期出血量四个要素。一般周期为21-35日,平均28天,周期比较规律,前后变化不超过7天,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经期,经期2-8日,平均4-6天。正常经量20- 60ml。
什么是异常子宫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通俗讲就是不正常的月经,是妇科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一种总的术语,指月经的周期频率、规律性、经期长度、经期出血量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均属异常子宫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
1、子宫结构发生改变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子宫长东西”了,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恶变和不典型增生所致。
2、子宫没问题,而是由于排卵不正常,或者身体凝血功能异常的疾病或者医源性出血,如使用激素类药物、放置宫内节育环引起。
导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可以是单一因素,也可多因素并存,有时还存在原发病导致的其他临床表现。
异常子宫出血好发人群
好发人群青春期、绝经过度期,生育期也可发生,以及合并下列疾病者子宫腺肌症、宫颈息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以及使用他莫昔芬的妇女等。
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表现
表现一:无规律性子宫出血,出血量时多时少,或突然增多。闭经时间长者,出血量多,并可持续数月不止。周期短于21天,时流时止,出血期间一般无腹痛及其他不适。
表现二:失血过多可引起贫血,严重者可出现头晕、心慌、气短、乏力、水肿食欲不振、休克等现象。
异常子宫出血需要做哪些检查?
1、诊断性刮宫术:出血量多或持久不停的已婚患者,应首先采用诊断性刮宫术止血,并探查宫腔,确定有无器质性疾病。
2、宫腔镜检查:有助于发现小型宫腔病变,如小型宫腔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等
3、B超检查:有助于发现小型子宫肌瘤肌及小型卵巢肿瘤,并可发现宫腔病变及测定子宫内膜的厚度等。
明确诊断后需要怎么治疗?
主要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广大女性朋友需要注意的是,发生异常子宫出血需要及时医院就诊,不能能忍则忍。
健康指导:
1、补充营养:可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铁较多的食物如猪肝、豆角、蛋黄、胡萝卜、葡萄干等。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根据自己的壹好活当增加运动增强抵抗力。对于异常子宫出血的女性患者,应减少劳累、控制体重、注意经期的卫生、减少感染发生率,在经期要注意保暖,少涉冷水,做好避孕措施,减少非计划的怀孕,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调整心态,减少情绪对月经的影响。
2、配合治疗:对于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者,遵医嘱应用黄体酮等孕激素。对于无生育要求者,可口服避孕药,调整周期。注意评估出血期间的情况,以便更好地估计出血量,若出现感染征象,如体温高,子宫体压痛等,及时就诊。需接受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安排做好准备工作。
3、高危人群预防: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或者既往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病史者为高危人群,这些人群要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