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关乎生命的清凉指南

发布日期:2025-08-01      作者:郭丹       编辑:宣传统战部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热浪滚滚而来。我们在享受阳光与活力的同时,也要警惕潜伏在高温中的“隐形杀手”——中暑。它绝不是普通的“不舒服”,而是身体在高温下体温调节功能崩溃的危险信号!只有真正认识它,才能科学预防,守护自己和身边人的健康。

看懂中暑信号:从预警到生死危机

中暑的发生是个渐进的过程,了解不同阶段至关重要:

1. 先兆中暑:身体的“求救信号”

表现:汗流不止、口渴难耐、浑身没劲、四肢发软、头晕眼花、胸口发闷、心跳加速、注意力涣散、动作笨拙。体温可能正常或稍微有点热(一般不超过38℃)。

关键点:这是脱离危险环境的最佳时机!赶紧处理就能快速恢复,避免情况恶化。

2.轻度中暑(热痉挛/热衰竭):危险升级

热痉挛:大量出汗后,身体某些部位(常见小腿、手臂、肚子)出现短暂、一阵阵的肌肉抽痛,通常是出汗太多,把盐分(特别是钠)带走了。

热衰竭:情况更严重。可能脸色发白或潮红、身上湿冷(大汗淋漓)、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体温明显升高(38-40℃),甚至可能晕倒。这时身体已经严重缺水、电解质也乱了套。

3.重度中暑(热射病):十万火急!危及生命!

这是最要命的阶段!必须立刻打120!

核心特征:体温像坐火箭一样飙升到40℃以上,同时脑子也“糊涂”了(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表现:意识不清、说胡话、抽搐、昏迷;皮肤可能发烫、发红、干燥(因为汗出不来,功能衰竭了);呼吸急促、心跳飞快(每分钟超过130次)、血压异常(可能先高后猛降)。多个器官都可能罢工,死亡率非常高。

筑起防护墙:全方位预防中暑秘诀

预防中暑,核心就是少让身体受热、帮它散热、及时补充水和盐分:

1.营造清凉环境

l 躲开最热时段:上午10点到下午4点,阳光最毒辣,温度最高,尽量少出门,特别是别做剧烈运动。多留意气象台的高温预警。

l 用好降温工具: 空调、风扇、遮阳帘都用起来。空调温度设在26℃左右比较舒适,别对着人直吹。开窗通风选在早晚凉快的时候。

l 千万别留人在车里! 不管大人小孩还是宠物,绝不能单独留在停着的车里!哪怕车窗开了缝,短短十几分钟,车里就能变成蒸笼(超过65℃),会出人命的!

2.聪明补水:水就是生命线

l 主动喝、勤喝、每次别太多: 别等渴了才想起喝水。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每次喝100-200毫升左右。一天下来总饮水量最好在1.5-2升以上,天特别热或活动量大时,还要多喝点。

l 选对饮品: 白开水是最好的!出汗特别多的时候,可以适当喝点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补充盐分。远离那些“坑”: 酒精饮料、糖分超高的甜饮料、浓茶、咖啡,它们反而会“偷走”你身体的水分,让你更容易脱水。

l “吃”水也很重要:多吃些水分足的瓜果蔬菜,像西瓜、黄瓜、西红柿、生菜、桃子。传统的绿豆汤、酸梅汤,也是消暑补水的好选择。

3.清凉穿衣:让皮肤会“呼吸”

l 选料:轻薄、宽松、透气、吸汗快干的材质是首选,比如棉、麻、真丝或专门的速干面料。

l 颜色:浅色衣服吸热少,更凉快。

l 防护装备:出门必备宽檐帽、太阳镜,露在外面的皮肤要涂够防晒霜(选SPF30+、PA+++的广谱防晒,出门前半小时涂好,2小时补一次)。带把遮阳伞也是简单有效的好办法。

4.活动安排:量力而行

l 悠着点儿: 高温天尽量避免高强度体力活或剧烈运动。如果非要户外活动,尽量选在清晨或太阳快下山那会儿。

l 慢慢适应:如果需要在热天活动,一开始别太猛,让身体有个适应高温的过程(热习服)。

l 勤歇脚: 活动过程中,时不时找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一下。

听身体的:只要感觉不舒服(比如心跳特别快、头晕、恶心),马上停下,赶紧转移到凉快地方休息、喝水。

5.重点保护人群:他们更需要关心

l 婴幼儿和小孩子: 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弱,特别容易中招。避免阳光直晒,保证他们水喝够。

l 老年人(尤其65岁以上): 常常感觉不到口渴,体温调节能力也差了,很多人还有慢性病。家人要主动提醒他们喝水,注意他们住的房间温度别太高。

l 慢性病患者:像有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甲亢、肥胖、或者神经系统疾病的人,不仅更容易中暑,后果也更严重。一定要按医生要求控制好基础病,高温天更要加倍小心。

l 户外工作者: 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员等等,非常辛苦。老板们要提供必要的保障(比如调整工作时间避开最热时段、设置能休息的凉快地方、提供含盐分的饮料)。个人更要严格遵守防护措施,保命要紧。

急救就是救命:抓住三个“快”

遇到有人中暑,特别是怀疑是热射病,时间就是生命!

1.快挪地方: 用最快速度把病人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或开了空调的房间。

2.快降温:核心是快速把体温降下来!

l 脱掉不必要的衣服。

l 冷水+风扇:用凉水(自来水就行)泼洒或擦拭病人全身皮肤,同时用扇子或电扇使劲吹风,靠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这是最有效的办法!

l 冰敷“大动脉”: 在脖子两侧、胳肢窝、大腿根(腹股沟)这些有大血管经过的地方,放上用毛巾包好的冰袋或冷饮料瓶。

l 冷水浸泡(有条件时):把病人身体(除了头)泡进冷水里(比如浴缸),旁边要有人看着,注意病人反应。

l 盯紧体温:目标是让核心体温降到38.5℃左右,别降太低。

3.快叫专业医生:

l 对于先兆和轻度中暑,经过上面处理,如果症状减轻了,喝水后感觉好多了,可以继续观察休息。

l 对于重度中暑(热射病)或任何意识不清、抽搐、体温超过40℃的情况,必须立即拨打120! 在救护车到来之前,不要停止降温措施!

l 重要提醒:如果病人昏迷或不清醒,千万别硬灌水!会呛着,可能窒息!

最后郑重提醒:中暑不是“忍忍就过去了”的小毛病,热射病是能要人命的紧急状况! 掌握预防知识,学会识别危险信号,懂得急救方法,是我们在酷暑里平安度过的必备技能。

科学预防,主动保护自己,让这个夏天少一分风险,多一份安心。你的健康和安全,值得这份用心守护!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