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时的手术,6位专家的强强联合,20*16*15cm的巨大肿块,将盆腔几乎“掏空”再“重建”。近日,我院进行了一台“全盆腔脏器切除手术”,成功救治了一位晚期恶性结肠肿瘤的患者,为患者迎来新生。
癌症阴霾笼罩,多学科合作共克巨大肿瘤难关
55岁的胡先生(化名)在1年前出现了无明显诱因的体重异常,1个月内体重下降10多斤,在当地医院就诊后确诊为“乙状结肠癌”,保守治疗后效果不理想。8月16日,胡先生来到我院寻求手术治疗。
普通外科微创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尹晖明仔细检查评估后发现,胡先生体内肿瘤十分巨大,累及盆腔内大部分脏器,毗邻腹盆腔重要脏器及重大血管主干及分支,合并肠梗阻、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严重营养不良等多种并发症,手术难度和危险程度相当高。
在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后,8月23日,尹晖明带领团队进行了“乙状结肠恶性肿瘤根治术+腹腔镜下全盆腔脏器切除手术”,如术前所预计一样,乙状结肠肿瘤累及部分回肠、回盲部、膀胱、右侧盆壁,术中行乙状结肠癌根治+全盆腔淋巴结清扫+部分回肠升结肠切除+膀胱全切。将降结肠与直肠残端吻合,保住患者的排便功能。肿瘤侵犯膀胱,行膀胱全切后,采用“移花接木”的方法——巧用小肠代膀胱,施“输尿管回肠输出道吻合+造口术”。整个手术历时6个小时,圆满成功。
全盆腔脏器切除手术是结直肠外科难度最大、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尹晖明介绍,这类手术的“难点”有四个,一是手术部位又深又窄,手术可操作空间极小;二是盆腔血管分支增多,出血风险高;三是盆腔内神经丰富,操作不当易影响盆腔内脏器和下肢的活动功能;四是累及器官多,功能重建困难。我院调动多学科会诊、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手术,各取所长,有效解决了手术中的难题,降低了手术风险。
乙状结肠癌揭秘:从隐匿到全盆腔切除的警示
“乙状结肠癌是结肠癌最常见的形式,但起初大都隐匿,一般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很多患者容易忽略,才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尹晖明表示,乙状结肠癌前期患者可能仅仅会感到腹胀不适和消化不良,而后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次增多,腹泻,便秘,血便等。当肿瘤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已经引起梗阻时则引发一系列虚弱、乏力、贫血、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持续性腹痛、黑便或鲜血便等症状。
乙状结肠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年龄多为5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临床数据显示,约四分之一的新发病人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某些结肠疾病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也会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尹晖明建议,有家族病史的高危人群及45岁以上的人群最好每年进行粪便隐血检查和肠镜检查一次,以及早发现结肠病变并加以控制;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加以管理。在饮食方面,平时要多饮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同时,要注意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增加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乙状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目前,湖南省能开展全盆腔切除术的医院廖廖无几,我院普外科微创中心在全盆腔器切除术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并且对于直肠癌术后复发再保肛,保功能的直肠癌术后复发再根治,局部晚期的结直肠癌手术方面有相当成熟的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