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撑腰”,给您支招——带您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布日期:2025-06-27      作者:万紫薇       编辑:宣传统战部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肢体痹病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腰痛向一侧或双侧下肢后外侧放射,偶伴麻木,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活动受限等,本病是由腰部闪挫、劳损、寒湿侵袭等原因,使经气阻痹所致。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注意什么?

活动时,已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平时应佩戴腰围限制腰部活动,避免加重病情或复发,卧床后可解掉腰围。

卧位时,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应睡软硬适中的床,仰卧位时膝微屈,腘窝下垫一个小枕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曲屈膝屈髋一侧上肢自然放在枕头上。

下床时,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侧下肢再下,手扶床头站起。

起座时,从座位上站起,一侧下肢旁开移向椅子侧后方,腰部挺直调整好重心后起立。

如何预防及治疗?

一、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使用针、灸对相关穴位进行针刺、艾灸,以缓解病症。针灸可以有效疏通腰部经络,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四肢麻木。

二、推拿治疗

1.按摩双侧的腰肌部位,以此减轻肌肉的紧张。

2.以揉的方式,按摩腰背、大腿、小腿部位,使身体经络气血得以畅通。

3.用手掌推脊柱两侧及臀部,以求达到放松腰部肌肉的效果。

4.用手指拿捏股四头肌,增强肌肉张力。

5.用手指点按身体穴位,例如:承扶、风市、殷门、阳陵泉、涌泉、委中等。

三、锻炼治疗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锻炼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不适症状。下面介绍的方法适合康复期运用,赶紧锻炼起来吧。

1.五点支撑法

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连续20-30个。

2.三点支撑法

在五点支撑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患者双臂置于胸前,用头部、双足支撑用力,使全身腾空后伸。

3.飞燕式

患者俯卧上肢后伸,小腿与踝部垫一枕头,使头部和肩部尽量后仰,同时下肢尽量绷直后伸,全身翘起,仅让腹部着床,呈一弧形,俗称"两头翘"。

4.弓步行走

右脚向前迈一大步,膝关节弯曲,角度大于90°,左腿在后绷直,然后迈左腿成左弓步,左右腿交替向前行走,上体直立,挺胸抬头,自然摆臀。每次练习5~10分钟,每天2次。

5.后伸腿练习

双手扶住床头或桌边,挺胸抬头,双腿伸直交替后伸摆动,要求摆动幅度逐渐增大,每次3~5分钟,每天1~2次。

6.蹬足练习

仰卧位,右髋、右膝关节屈曲,膝关节尽量接近胸部,足背勾紧,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蹬出,蹬出后将大小腿肌肉收缩紧张一下,约5秒钟左右。最后放下还原,左右腿交替进行,每侧下肢做20~30次。

四、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因此预防的重点在于减少积累伤。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床不宜太软。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

职业工作中需要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腰带。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五、饮食注意

饮食中注意补充钙、镁、维生素D及维生素B族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小虾米、海带等。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肉及脂肪量较高的食物尽量少吃,因其易引起大便干燥排便用力,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如有咳喘病史应少吃或不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咳嗽,使腰腿痛症状加重。

应限制饮食,保持体重,避免过胖。

另外如有烟酒嗜好,应及时戒掉,以利早日康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