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长期的糖尿病可引起多个系统的慢性并发症,如中风、冠心病、肾功能减退、神经炎、皮肤损害等。
目前,我国糖尿病病人约5000万,为世界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4,每年以120万人数目递增。
1、发病病因。糖尿病发病与遗传因素、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年龄增加,血脂紊乱,高血压等因素有关。
2、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乏力,体重减轻,消瘦。起病特点:隐匿、缓慢。很多病人在体检时或出现并发症时才出现。
3、并发症。
(1)大血管并发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病(中风、冠心病等)的发生机会。
(2)微血管并发症:微血管病变导致组织缺血,主要引起视网膜病变、肾脏损害、神经系统损害(如肢体麻木、烧灼样感、乏力、肌萎缩)、皮肤损害(色素沉着、皮肤坏死、肢体坏疽)。
(3)感染:常发生疖、痈等;皮肤破损,手术伤口等感染难以愈合;易发生泌尿系、呼吸系统感染。
4、诊断。空腹血糖(未进饮食8小时以上)≥7.0mmol/L,或任意时间血糖≥11.1 mmol/L,即可诊断为糖尿病。一般要另外时间复测一次才能下结论。
5、治疗目标。一般空腹血糖应≤7.0 mmol/L,非空腹≤10.0mmol/L。
(1)终生治疗:目前尚无根治办法,故需终生治疗,规则治疗。
(2)饮食治疗是治疗的基础。
应使体重控制在理想体重的±5%范围内〔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碳水化合物(米饭面食等)占总量的50-60%。;卧床休息者,成人摄入热量105-126kJ;轻体力劳动者,126-146kJ;中度体力劳动者,146-167kJ;重体力劳动者,167kJ以上。(每g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热16.8 kJ,每g脂肪产热37.8 kJ);食物纤维不被吸收,但能带来饱感,能延缓糖、脂肪吸收,降低血脂血糖(蔬菜、谷物、麦类、豆类等);盐的摄入量为<7g/天,忌酒。
(3)运动疗法:
适应症: 2型糖尿病血糖<16.7mmmol/L; 1型病情稳定者。一般餐后进行,且时间不宜过长。
下列情况不宜锻炼:合并严重糖尿病肾病;伴严重高血压或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伴有眼底病变者;糖尿病足(肢端溃疡、坏疽等);严重骨质疏松等。
(4)医生指导下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