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生 | 迎夏而立,顺时养生

发布日期:2025-05-07      作者:陈灵兰       编辑:宣传统战部

一、昼长夜短迎夏至,阴阳调和顺天时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万物繁茂之始,天地阳气渐盛,昼长夜短,人体气血亦随之外发。此时养生应顺应自然,遵循“春夏养阳”的古训,以“护心阳、调脾胃、防湿热”为核心,平衡体内外环境,为盛夏健康蓄力。

二、饮食调养:增酸减苦护心阳,时令鲜果巧润燥

1. 增酸减苦,养护心气

立夏心火渐旺,宜多食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柠檬)以敛汗生津,少食苦味(如苦瓜、莲子芯)以防心阳过亢。推荐绿豆百合粥、酸梅汤等清心养阴之品。

2. 时令鲜果,润燥生津

樱桃补血益肾,青梅生津止渴,枇杷润肺止咳,顺应节气“尝新”习俗,既解暑热,又防“夏打盹”。

三、起居有度:夜卧早起避暑邪,午憩养神蓄精力

1. 顺应阳升,调整作息

宜“晚睡早起”(不超过23点入睡,6点前起床),借晨光升发阳气;午间闭目养神15-30分钟,可平复心火,缓解疲乏。

2. 防风避寒,慎用空调

立夏虽热,但早晚温差大,出汗后忌直吹冷风,避免“热伤风”;空调温度宜设26℃以上,护好肩颈、肚脐等阳气汇聚处。

四、运动养生:轻缓舒展活气血,静心宁神避耗散

1. 晨练养阳,舒缓为宜

运动时间选择清晨或傍晚,避免正午高温时段。太极拳、八段锦、慢走等轻缓运动可疏通经络,忌剧烈运动致大汗淋漓,耗伤津液。

2. 静心调息,平衡情志

夏属火,通于心,易生烦躁。可每日静坐冥想10分钟,配合深呼吸(吸气4秒、屏息2秒、呼气6秒),或聆听舒缓音乐,保持“心静自然凉”的平和心态。

五、防病要点:湿热初起早干预,冬病夏治正当时

1. 祛湿健脾防未病

湿热渐盛,可饮红豆薏米水、陈皮茯苓茶,按摩足三里、阴陵泉穴,健运脾胃,预防暑湿腹泻。

2. 冬病夏治巧借力

慢性咳喘、关节寒痛者,可用三伏贴盘龙灸、火龙罐等,借天时驱陈寒。

“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立夏养生,贵在顺应自然、张弛有度。以饮食调其内,以起居安其外,以运动通其滞,以情志平其心,方能为盛夏健康筑牢根基,尽享生机盎然之长夏。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